《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学习有感五篇

时间:2022-04-29 09:35:02 浏览量:

【篇一】

6月1日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脱贫攻坚“大考”即将交卷,总书记的这篇文章正是此次“大考”的“高分指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在具体工作成绩上得“高分”,也要在提升自身本领上得“高分”,更要在为民服务上得“高分”。习总书记的这份“高分指南”,不仅是脱贫攻坚“大考”的“高分指南”,也是帮助党员干部获得群众好评的“高分指南”。

坚定“高分”追求,保持定力不浮躁,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脱贫攻坚“大考”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坚定的目标,就无法凝神聚力向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大考”出现了“加试题”,这不能成为我们拖一拖、等一等、缓一缓或者降低目标要求的理由。越是遇到困难和问题,越要体现我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越要更加坚定脱贫目标,用更加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决心,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卷”。全面完成脱贫难攻坚任务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可实现的“空中楼阁”,它是经过实践经验积累、反复论证研究的,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考”即将交卷的时候,更要坚定信心,保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工作定力,把脱贫攻坚的考卷答好。

破解“高分”难题,保持十指弹钢琴,坚持全面总抓、齐头并进。制作木桶,其容量大小受限于最短木板的长度,同时也受限于木板之间的紧密度、木桶的底面积、最短木板能否升级,此即“新木桶理论”。引而用之,脱贫攻坚工作如何做,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把握好三组关系: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关系,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的关系。如果把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比作制作“木桶”,三组关系就是这个木桶上的三块木板,任何一组关系没有平衡好、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导致整个“木桶”因为木板之间缝隙过大、短板过短而容量减少,脱贫攻坚质量就会降低。所以,脱贫攻坚工作要全面展开,不能一个方面取得成效就喘口气、歇歇脚,要“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巩固“高分”技能,保持步步有实效,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孙子兵法》军行篇讲“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先为不可胜”,就是要保证已有成效持续稳定,“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要保证下一步工作有成效。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此即需要继续保持的成效。当前进入脱贫攻坚“大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试卷答得好不好,不仅要靠平时积累,也要看临场发挥。越到最后,越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难题、怪题解决掉。下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工作中,一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三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四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题目是一步一步解出来的,工作也同样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要想取得最终胜利,就得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国际社会赞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等生”,这印证了我们过去一个时期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成效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正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最后一公里”上,正走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跑线。试卷答得好不好,还是要看群众评价高不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请认真领悟这份“高分指南”,愿共同努力,待到张榜之日,举杯共庆。

【篇二】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当前,脱贫攻坚距离决战决胜、全面收官只剩半年多时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集中优势兵力啃下最后“硬骨头”,以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坚决打赢这场决胜之战、必胜之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调遣锐不可当的“前军”,“剑锋指霄汉”。前军是一支军队的先锋,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近年来,我国集中力量支援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最终决战带来了新的挑战。截至目前,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总量不大,但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面对这些最硬的“壁垒”、最后的“城池”,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必胜信念,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一鼓作气、连续作战的劲头,坚决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要持续担当作为,把村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尖兵”作用发挥出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落实攻坚方案、克服疫情影响、巩固既得成果、保持政策稳定,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锻就磐石砥柱的“中军”,“士气涌云间”。中军是一支军队的统率,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作为这场战役的“统率”,要把准总体“战略”,深刻认识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坚持目标标准、精准方略,坚决避免浮躁情绪和厌战心理,以高度的定力和超强的耐力,更加坚定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要适时调整“战术”,根据脱贫攻坚“后半程”特点,有步骤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屏障,并结合脱贫工作实际,创新制定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机制,做到既“帮到底”,又“出长效”;
既“扶上马”,又“送一程”。

打造坚强有力的“后军”,“长驱静铁关”。后军是一支军队的保障,须“粮辎充足供给,军纪严肃清明”。脱贫攻坚能否取得最后胜利,取决于工作的实绩,取决于干部的作风,这就要求“后军”充分发挥职能,推动攻坚大军义无反顾、奋勇战斗。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并强化督查考核,通过“组织评”“群众评”“网上评”等途径,考准考实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确保作风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要关心爱护扶贫干部,采取“一线培土”“前线墩苗”“火线选拔”等方式,强化扶贫干部能力锻炼,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并千方百计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让扶贫干部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投入到这场决战中来。

“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集中优势兵力,尽锐出战、精准攻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篇三】

“太极拳”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可追溯千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具有含蓄内敛、连绵不断、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鲜明特点。长期以来,绝对贫困、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直是困扰改革发展的“硬骨头”。面对既定目标任务,各级党员干部可深悟太极拳之精髓,学会见招拆招、借力打力、刚柔并济,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从而保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环保攻坚战、补齐民生短板,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有效回应。

见招拆招,太极拳“云手”vs脱贫攻坚“硬骨头”。“云手”虽是“防守招式”,但其内涵却能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当前脱贫攻坚“赛事”已经到了“一招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切不可松懈、歇脚,正需要这样的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见招拆招”,急需一鼓作气拿下“三保障”壁垒这一场比赛稳住阵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中提到,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四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问题;
二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三是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问题等;
四是1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破“三保障”壁垒应以加强兜底机制为抓手,统筹协调运用好保险、社会救助等一系列社会资源,着力解决“三保障”问题,以“太极拳云手”绵绵不绝、滔滔不断之气势啃下“三保障”壁垒这块“硬骨头”,拿下这一回合“比赛”。

借力打力,太极拳“揽雀尾”vs绿色发展“硬骨头”。“揽雀尾”与硬骨头“突出环境问题”对阵时,需发挥借力发力、借力打力的巧劲儿,顺势而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检验全面小康成色的“试纸”,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的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绿色生活的体验。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提高全面小康成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观,就应顺势而为、四两拨千斤。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担当,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先后已推进了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等一系列措施,已在民众思想观念里形成了环保理念,营造出全民环保的良好氛围。面对环保攻坚战中的“硬骨头”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向往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打赢“环保攻坚战”应顺势而为,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大气治理、垃圾污水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理行动,直指要害关键,啃下这根“硬骨头”,确保小康成色。

刚柔并济,太极拳“闪通臂”vs民生保障“硬骨头”。“闪通臂”,如其名,快如闪电,讲究臂、背、腰同时发力,集中力量攻其一点,正是民生领域短板的“克星”,与其对阵威风尽显。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民生“短板”这块硬骨头依然存在,赢下本场比赛,要以登顶之决心,集中“火力”补短板、堵漏洞。针对农村薄弱环节,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完善水利设施、道路设施、电信设备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设备;
持续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用力,保障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救助体系,保障有学上、能看病、老有所依;
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治理效能,凝聚民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挖掘、发展产业能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集中优势兵力,啃下民生领域短板这块“硬骨头”,再下一城。

【篇四】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署名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关键之年、拼搏之年、收官之年,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重大责任,坚决站好“最后一岗”,做到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把延误的工作补回来,坚决打赢“两个战役”、夺取“两个胜利”。

以“抢”的意识,紧盯关键当口“站好桩”,在“精准施策”上“再提升”。思想上松一尺,行动上就会慢一丈。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要在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的基础上,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贡献、做转变、做示范,瞄准问题、瞄准发展、瞄准民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响应呼声解决问题,确保拿出最佳方案、描出最佳路线、集中最优力量,真正把任务分解到板块条线、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把压力传导到每个人头,做到一件一件补短板、强弱项、抓攻坚。

以“闯”的魄力,紧盯要害部位“吃住劲”,在“增收致富”上“再发力”。越是攻坚时刻,越要思想引领;
越是应对变局,越要核心领航。脱贫攻坚是一场难度极大的“压力测试”,更是一次现实的“能力检验”。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作风,认准任务、把握节点、落实责任,充分展现决胜之勇、决胜之智、决胜之能,全面攻坚。要端正工作作风,杜绝“四风”问题,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始终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做到摸清病灶、有的放矢。要集思广益,不断开拓脱贫攻坚新模式,采取搭平台、创品牌、立招牌的方法,通过建立合作社的方式实行规模化运作,把扶贫产品做优、品牌做强、业务做大,提高市场竞争力,要积极引入电商平台、借鉴新兴技术、拓展新型渠道,提高扶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不断创收。

以“拼”的劲头,紧盯紧要关头“稳住神”,在“强化一线”上“再用心”。习近平指出,“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脱贫攻坚摘帽“一时”易,“一世”难,要始终保持脱贫成果的连续性,防止各项工作“急刹车”,影响脱贫“成色”。精准脱贫政策对于群众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而党员干部则相当于“输送管”“滴灌机”,要强化一线工作法,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党的好政策、好方略落实到基层一线、问题一线、困难一线。脱贫只是第一步,要实现增致富,就要确保驻村工作队伍不撤、帮扶关系不变、帮扶力量不减,持续加压加力。党员干部要笃定决战决胜之志,铆足敢闯敢拼之劲,狠下苦干实干之功,经常深入群众中间,摆正态度,做群众的“贴心人”,散发热度,做群众的“暖心人”,发扬风度,做群众的“真心人”,确保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抢”的意识、“闯”的魄力、“拼”的劲头,拿出攻坚的状态、冲刺的姿态、倒计时的节奏,以责任担当之勇、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坚决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胜利”。

【篇五】

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篇重要文章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而言也是感触很深,颇受启发。特别是在习总书记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短板问题的论述中提到的要在工作中把握好的“三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目标,但同时必须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虽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些局部要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是有困难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这些领域、区域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有一些“歼灭战”要打。在补短板时,既要注重共性,又要注重个性。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精准攻坚。

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就是在工作的开展中既要注重原则,又要强调灵活。而把握原则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比如“两不愁”、“三保障”等要求,就是脱贫攻坚地硬指标容不得半点让步;
强调灵活,不是让硬指标打折扣,而是要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灵活地采取特定的、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精准开展脱贫工作。

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我注意到,要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借助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实现宏观把控,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避免统计分析导致的机械化、单一化,从而实现微观把握。在分析研判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把握实物因果关系、内在联系。

文中这“三个关系”充分解释了如何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短板问题。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应该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聚焦短板项,然后集中力量补短板。

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就是要解决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如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等。因此,要做到:

一是继续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气象业务能力学习,着力聚焦解决短板问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同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坚定将人民的利益放于首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三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的目标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努力做好重要天气及时服务、灾害天气跟踪服务,切实提升我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源源不断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为“三农”提供有效服务。

推荐访问:小康社会 有感 建成 短板 学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