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县农家乐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9 11:49:08 浏览量:

近年来,柞水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战略规划、建设大秦岭中央公园和省市打造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的机遇,以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国家旅游强县和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为目标,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和朝阳产业重点培育,旅游业保持了强劲快速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明显变化,柞水县农家乐也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有力地推动了柞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村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近期,笔者对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等5个涉游镇的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家乐发展现状及特点

柞水农家乐经历了初始发展期、自我完善期、规范管理期三个提升发展过程。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69户,其中星级农家乐140户,在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5个涉游镇形成了以景区为依托并辐射周边的农家乐集群,拥有近2000余人的农家乐和乡村游从业人员。营盘镇有农家乐75户,其中星级68户,在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周边有26户、盘谷山庄周边有11户,其余分布在秦丰村、营镇村营盘街道、龙潭村等地;
乾佑镇有农家乐17户,其中星级13户,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公路沿线;
下梁镇有农家乐33户,其中星级25户,主要分布在火车站附近;
石瓮镇有农家乐29户,其中星级23户,分布在溶洞景区、东甘沟景区和石瓮镇街道等地;
凤凰镇有15户,其中星级11户,分布在古镇街道、南北市场和过境公路旁边。今年新建农家乐23户、升级改造18户、认定农家乐示范户25户。各镇农家乐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管理经营规范。各镇对农家乐发展工作都非常重视,都成立了农家乐发展工作组织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开展农家乐服务质量的检查评定工作,基本形成了比较规范又各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如营盘镇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着装、统一牌匾和制度、统一制作外凉亭、统一餐具和菜谱、统一培训;
石瓮镇突出五项重点:抓氛围营造、抓环境整治、抓服饰统一、抓服务培训、抓档次提升等。大多农家乐经营户都能够按照农家乐管理准则规范经营,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资源模式多样。一是纯餐饮型。大多数由当地农户创办,以农村农民家庭为载体,以农家菜为特色,利用家中富裕劳动力、农舍,配备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农家特色餐饮等服务,主要分布在景区(点)周边和公路沿线,如竹苑农家等。二是餐饮娱乐型。利用自身周边环境和风景,兴建鱼塘、果园等少量的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在品尝柞水特色饮食之余可以体验乡村乐趣,如九庄等。三是休闲体验型。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为游客提供观光、赏景、采摘、游玩及住宿服务,如东甘沟村等。

(三)建设主体多元。一是农户个体投入。农民以自家积蓄和借款的方式解决初期资金投入问题,各镇80%以上的农家乐都是采用这种投资经营方式。二是农民合股投入。以亲戚朋友合作为前提,实行共同投入、合作经营,其经营规模和投资金额一般都比较大。三是企业投入。以企业为依托,以自己的产品为原材料,在场区内创办的生态园,如汇生源生态农家。四是外来企业投入。外来企业主通过租地、租山等形式参与农家乐的建设与经营,如善和缘山庄。

(四)经济效益可观。各镇农家乐大多是利用农户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进行经营活动,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灵活、经济效益可观等特点。据统计,5个涉游镇的18家规模较大的农家乐年营业收入可达到30万元,一般规模的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也可达到7—9万元,这样的经济效益是传统耕作农业无法实现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薄弱,带动作用不明显。各镇农家乐投资主体单一,投资能力相对有限,同质化普遍,自身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
规划和开发建设规模不够,项目、内容、特色档次较低,未形成有影响的龙头户型;
区域性的农家乐集群建设在功能和作用上还未真正得到发挥,缺少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品牌,示范引导作用不明显。

(二)开发层次较低,地域特色不突出。各镇农家乐服务功能、经营项目、投资开发模式比较单一,产业链条短,品位不高,休闲娱乐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
传统饮食的地方风味不突出,缺少体验、休闲项目,游客参与性不强,逗留时间未有效延长;
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不足,原生态、原创性文化未能得到较好展示。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备。各镇农家乐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相对粗放、涣散,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技能欠缺,不能满足接待城市游客的服务需求;
品牌意识淡薄,市场+协会+农户模式和公司化管理的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农户与消费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农家乐主要依赖熟客口碑宣传,网络等新型传播方式运用较少。个别镇疏于管理,重建轻管,尤其是对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工作常常忽视,指导不力。

三、对策与建议

柞水农家乐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打造省级旅游示范县及全国旅游强县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文化的思路,以满足广大游客消费需求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西安等大中城市旅游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地方文化资源、特色饮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品尝农家饭菜、观赏民间艺术、体验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模式,促进农家乐档次和接待能力提升,构筑具有柞水特色的休闲乡村游体系。

(一)统筹规划,打造农家乐集群。坚持以乡村为依托,以食宿为主业,以生态为主题,以满足需求、休闲娱乐、优质服务、增效增收为目标,精心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农家乐发展具体规划,按照区域特点,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农家乐集群点。不断挖掘地域饮食特色,建设营盘镇朱家湾村、石瓮镇石瓮村和东甘沟村、凤凰镇凤街村三个大农家乐集群,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农家乐发展格局。

(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企农联建农家乐新模式,允许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全县农家乐发展总体规划范围内,通过以土地入股、使用权转让、租赁土地、联合开发等流转形式兴办功能完善、规模较大的农家乐,有效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和要素,健全市场+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公司化管理机制,促进农家乐集群化、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企业、农户和社会共赢。

(三)挖掘内涵,开发特色菜系。深度挖掘农家乐发展内涵,重点培育具有八大特色(特色环境、特色建筑、特色饭菜、特色餐具、特色住宿、特色商品、特色民俗、特色体验)的农家乐集群和农庄。充分发挥柞水传统饮食野、绿、鲜的优势,根据不同区域,按照当地饮食文化元素研制和推广特色菜系,在柞水北部打造岭南蒸碗子,中部打造柞水十三花,凤凰古镇打造八大件等柞水传统特色系列菜系,不断提高柞水农家乐的知名度。

(四)健全机制,科学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农家乐管理机制,完善农家乐行业管理制度,指导涉游镇成立农家乐协会或集群点共同体组织,自主规范、平抑物价、客源共享、利益均享;
二是制定全面的农家乐规范经营标准体系,实现农家乐建设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准入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不断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农家乐服务质量管理认定机构和体系,具体负责农家乐特色示范点和星级经营户的评审和认定工作,在全县培育发展一批特色示范村和星级经营户,发放统一的特色标示牌匾、经营户牌和星级牌,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实行动态化管理。

(五)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认真开展农家乐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服务规范、民俗风情、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接待礼仪、诚信经营理念等方面培训,从农家菜烹饪、餐饮服务礼仪、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分层次组织农家乐管理人员、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通过举办农家乐发展论坛、技能竞赛、厨艺大赛等活动,努力提高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

(六)加大扶持,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发展农家乐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在农家乐建设用地、贷款、办理建设手续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对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家乐经营户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在税费、资金上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通过政策性资金捆绑使用、招商引资、鼓励金融机构为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建立农家乐发展基金等多种渠道,扶持农家乐集群点规范化建设,加快发展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管理规范、品牌响亮的农家乐。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农家乐 发展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