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扶贫领域资金专项整改暨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上讲话

时间:2022-04-21 14:28:05 浏览量:

同志们:

这次扶贫领域资金专项整改暨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研究推进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全面研究市委第二巡查组反馈我区扶贫领域专项资金有关问题整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这是一次集体约谈华,也是一次培训会。刚才,于军同志通报了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和整改落实及区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情况,李荣同志就扶贫领域资金监管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全面到位,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近段时间,我到川区三镇和窑街街道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户一策”精准脱贫、“三变”改革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了调研,总的感到,近几年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态势“不平衡”,由于各村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干部素质不同,导致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较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全区村集体经济达到50万元的有3个,仅占总数的8%,10万元至50万元的有8个,占总数的24%,10万元以下的23个,占总数的68%,从川区三镇来看,平安镇村域经济发展较好,花庄镇次之,平安镇较差,呈现出进展不平衡的发展趋势。二是思想观念“不解放”,一些镇、街道和村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不主动想办法、找路子,在产业发展谋划和带领群众支付上,视野不开阔、氛围不浓厚,安于现状,思想保守,缺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举措,存在有资源不会利用,有集体资产不会经营的现象。三是干部精气神“不振奋”,部分村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占着岗位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个别村干部把村干部当“官”做,把目前岗位视为“捞油水”“谋好处”敛财的工具,政策执行不力,担当作为不够,面对工作消极应付,宗旨意识从一开始就偏离,“舍我其谁、公而忘私”的精神严重不足。尤其是个别村干部自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可以不受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制约,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从今年开始,只要村干部不作为,不为村民服务,不为村民办事实,我们要根据相关组织程序,坚决处理,坚决清退和罢免。四是收入渠道“不宽泛”,一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缺乏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土地、林地等资源获得租金收益为主,没有实体经济,没有特色产业支撑,致使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新的持久增长点,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五是村级财务管理“不精细”,村财镇(街道)管理不到位、“四签两审”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市委第二巡查组在巡察我区后,反馈的5大类12个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发放津补贴、虚报冒领涉农资金、财政专项资金长期滞留等方面,从近期市纪委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充分反映出全区个别村村级财务管理还不够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到农村和谐稳定,务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推进农村改革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实体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新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下面,我就全区扶贫领域资金专项整改暨村集体经济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也是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今年上半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把全区经济发展得更好、还要把社会建设得更好,不仅城市要更漂亮、还要让农村更美丽,不仅要使部分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要增加全区所有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共享发展,但是,客观来说,我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比较明显,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一条腿短”的现象,从农村内部来看,还存在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掩盖下的贫困”,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我们的村域经济发展还很落后;
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水平不够高,村级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集体增收渠道狭窄,集体资源利用率还不高,普遍存在低价发包集体土地和“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的问题;
还有农村集体经营不善、缺乏监管,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状况不改变,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全面小康任务的如期实现,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加大外部扶持力度,关键还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使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才能更好吸收农民参与经营和充分就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经济收入,才能有条件补齐农村小康这块“短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基层政权的可靠保证。基础不牢,山动地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是现实问题,也是长远问题;
既属于经济领域,也属于政治范畴,关系农村社会治理,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当前,就客观实际来说,我区部分基层村(社)党组织同党员、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系越来越少,管理手段较弱,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做得还不到位,个别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陷入“办事无人跟、说话无人听”的窘境。而村级集体经济属集体所有、村民共有、利益共享,是党群之间最好的利益共同体,是党组织同农民利益链接的最佳结合点,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才能“有钱办事”,并逐步提高村两委班子人员工资待遇水平,激发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服务群众、吸引群众,才能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公信力,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必须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住当前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契机,不断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强化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在去年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基础上,着力提升集体经济“薄弱村”,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能力,发挥好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区上立足实际,从有限的财力中不断加大对美丽乡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政策供给、要素保障,为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们要看到,目前,我区财政实力还不够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味依靠公共财政支撑村级发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持续的。长远来看,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美丽乡村,主体都应该是村,投入也应该靠村。建设好、管理好美丽乡村,最终还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的补偿功能、扶持功能和保障功能,只有集体经济持续加快发展,才能有力推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开展村内自治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和经营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从根本上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要严格对照市委第二巡查组反馈的问题,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民政局、区农牧局配合,对《红古区村级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和修订。

二、强化工作举措,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近期,我们制定下发了《红古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确定了发展思路,各镇、街道要通过各种体制和机制创新,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努力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一)坚持解放思想,开创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理念。创新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是发展的源泉。要想在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做到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当前,全区34个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最为突出的短板,改变这种劣势,关键要做到“三破三立”。

一要破除小农意识,树立富而思进的进取意识。当下,随着城乡融合快速推进,我区部分村社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给部分村民发放了一定数量的征地补偿款,在小富即安和小农意识的作用下,有了结余就开始琢磨着享受,聚众赌博,大肆挥霍补偿款,挥霍完后又聚众上访提不合理诉求。这种思想观念需要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三变”改革,牢固树立富而思进的进取意识,让村民口袋里的闲钱投入到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发展当中,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切实加强专业合作社等实体经济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财务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欺诈村民钱物的问题。

二要破除“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旧观念,树立“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新理念。按照“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思路,主动对标《兰州市财政支农资金入股量化折股操作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在不改变惠农资金性质及用途的前提和集中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投资经营,把区域资源最大限度的激活和调集起来,集约统筹利用到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创办、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

三要破除传统思维定式,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城乡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打破城乡之间的各种壁垒,紧盯“人、地、钱”三个关键环节,清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吸引更多要素向乡村流动;
健全引人、用人、留人机制,打好“乡愁牌”,念好“人才经”,激励各类人才投身“三农”事业;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财政支农机制,改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办法,探索建立乡村发展基金,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努力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二)坚持拓宽眼界,发掘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客观讲,全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是好的,水利资源丰沛,灌溉条件便利,台地资源丰富,我们传统农业发展从全市乃至全省来讲都是有优势有特点的。但是辩证来看,我区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已经不足,原有的优势正成为我们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同时,旱涝保收的优越条件导致部分农民拘泥保守、不思进取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改变发展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加快产业转型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袁家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共富分配体系,以党建引领、政经分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以新农民、新技能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营体系,着力破解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章理事”问题和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要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进基地化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优质果品、精细蔬菜、林业经济、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开发等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发展新兴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以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的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林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加工、造林和养护一体化功能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以高档肉类生产和乳品开发为主要方向的高档次冷鲜肉、熟肉制品、奶制饮品等农副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做优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要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主动顺应“旅游+”驱动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消费模式加速形成的新趋势,促进农业跨界融合、跨区域联合、跨产业结合,着力打造“农业观光游、运动休闲游、文化感悟游、工业科普游、地学考察游”等旅游品牌,依托红古特色农业资源、马门溪龙遗址、工矿企业遗迹、半山文化古迹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遗迹考究、民俗风情休闲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近两年我们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是有起色的,但相对的道路、停车、安全、环保等基础设施明显不足,特别是民宿建设这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文旅部门要有所作为,以不背离游客体验农情乡趣的本意为前提,积极规划和布局好相关建设。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和预测,特别是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与东方园林公司的合作,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年内打造4到5个特色亮点。

三要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能否利用好这种新发展模式,不仅考量工作水平,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发展速度。当前,一方面要依托鑫源农业科技、农迈特等电商企业引领示范,引导鼓励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网点开展网络销售,鼓励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类商家加入网络团购业务,促进传统零售业与网上零售协同发展,扩大便利消费,扩大内生市场总量;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的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直达田间地头的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开拓一个面向全国的新市场。

四要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当前,要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探索“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小农户从分散生产转向有组织有规模生产,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同时,要加快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切实提升我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深化改革,整合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积极借鉴学习陇西县、渭源县三变改革中集体产权一体化办公,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权分配和身份认定,推选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种植、股东流动入股等方面的好思路、好抓法、好机制、好经验,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要加快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要坚持把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作为“三变”改革的前提,在认真做好全区34个行政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工作及数据汇交、档案规整等后续工作基础上,引导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序规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大砂村已整体拆迁,夹滩村即将面临整村拆迁,如何做好这些村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民政、农牧等部门认真研究,及时拿出妥善方案。

二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方面,关键要转变理念,少做过去简单出让土地等“一竿子买卖”,多动些“细水长流”的脑筋。要按照“三变”改革“无物不股、无奇不股、无事不股、无人不股”的要求,对村集体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折股量化,参股到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发稳定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年内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30个,每个镇、街道打造2-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其余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这项工作红古镇基础薄弱,党政班子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三要积极开展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研究制定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方案,坚持财政资金支农惠农导向,以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为主线,探索财政投入农业产业新机制,将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以股权的形式投入到产出效益高、产业带动强、履约分红能力强的农业产业项目中,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充分发挥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对集体、村民农业增效的带动作用。

(四)坚持强化举措,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问题。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补齐精准脱贫、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才能更好地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要坚决实现精准脱贫。截至目前,全区还有贫困人口183户578人,都属政策性回退的人,38项小康指标体系当中还有13项指标未完成,6项指标小康指数在60%以下;
解决这些人的脱贫问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既是发展目标,更是政治任务,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民生一号工程,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精准有效发力,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扶贫举措,持续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特别是要注重扶贫同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要补齐基础欠账。当前,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与社会发展和农民新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要切实保证有限的财力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突出抓好国家和省上重点支持的道路交通等项目,以再造一个红古川为目标,加大全区47个坪台地全域旅游通道畅通工程建设力度,实现全区所有自然村道路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同时,要继续向市上衔接,深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力争全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行政村体育健身场地覆盖率达到98%以上,让广大农民更多更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三要严格生态管护。坚持严格保护和高效利用“双管齐下”,对耕地和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依托河长制、网格长制、街长制的推进,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川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实现川区污水全收集。以镇为主体,109国道沿线村镇为基点,大力实施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做好改灶、改暖、改圈等工作,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现100%的镇、街道有垃圾转运或无害化处理设施,90%以上的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农村水冲式厕所基本普及,切实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注重发挥农村党组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村集体经济科学健康发展。

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近期,市委市政府已研究通过了《兰州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方案》,农牧等部门要紧紧抓住这项政策,因地制宜,突出产业富村,加快制定出台符合我区区情实际的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区四大班子成员要站在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责任,加强对联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研判和调度,及时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主动破解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难题,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上做好表率、树立标杆;
同时,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督查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推动责任和工作落实。

二是要强化分级指导,积极稳妥推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各部门责无旁贷,要在推动工作中切实起到主导作用。区委组织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与区委农工办、财政、农牧、林业等涉农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包抓联系部门要积极指导联系镇、街道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基层基础、推进重点工作,把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重点任务,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增强造血功能,发展富民产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重点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各镇、街道要一个村一个村研究,一个村一个村推进,帮助制定具体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加强指导服务。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基层探索创新,只要是不违背政策要求、有利于村级集体收入的办法和措施,都可以探索实践。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不盲目跟风,注意防范风险,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要强化问题整改,营造良好环境。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和作风问题中央和省市高度关注,群众十分关心,我们要认真对照《区委关于落实市委第二巡查组对红古区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情况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高质量完成5大类问题12个具体任务的整改工作。各镇、街道党(工)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反馈意见和折达公路质量问题,举一反三,聚焦扶贫资金拨付、分配、使用等关键环节及危房改造、涉农补贴等领域,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自查不能掩盖问题,要主动发现问题,并建立台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区纪委、监委要深化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扶贫政策落地、资金使用、项目运行、资源调配等关键环节,深入整治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重点查处脱贫攻坚中不作为、不担当和弄虚作假的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形成持续震慑,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四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抓好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着力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夯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做到农村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农村成立的合作社、农村产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甚至存在有机构任何作用不发挥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新成立的各类服务群众组织要在村两委班子主导下进行,切实发挥其职能优势,真心实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要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从致富能手、优秀青年农民、复转军人中培养选拔村“两委”成员,特别是要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办、区农牧局及各镇、街道要加大村级干部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从先进经验中找到差距、明确思路和方向。要强化基层基础保障,着力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党组织活动经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绩效补贴挂钩,积极探索差别化村干部绩效报酬发放标准,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当前,还要特别注重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通过集体经济带动引领,加快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报道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取得的成效,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把成绩当做动力,把肯定当做激励,更加自觉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同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采取新对策,为发展壮大全区村集体经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会上 全区 扶贫 整改 专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