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篇)

时间:2023-05-03 16:49:02 浏览量:

篇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必须提高现有实践教学质量。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持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在这一繁荣的背景下,逐渐凸显出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源的不断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如果不注意加强保护,那么极有可能在今后的几十年间会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最终枯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使用,如果不合理的应用资源,那么我国的经济也不会得以继续发展。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就是环境问题。所以在国际的贸易中就体现出环境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在贸易交往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资源,如果没有资源,就难以发展经济。所以国际间的贸易体系中的重点就是环境。为了将这一问题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确的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在贸易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大力破坏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不仅是为我们自己考虑,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

  二、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现实发展的矛盾

  1.经济发展加速了资源的不平等性

  在当前国际间的大环境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环境问题。虽然在全球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是以资源作为代价的。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继续无视下去,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很难与环境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之所以这一策略适用于我国,是因为不同国家的资源消耗量是不同的,发达

  国家的人口较少,资源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少,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纵使我国资源丰富,但是资源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大,因此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趋势,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阻碍。

  2.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不公平分配

  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因此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规模上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国家为提高经济的发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呈现出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在发达地区的资源投入量明显要低于发展中国家。因为不仅仅是人口的因素,在其他方面还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注重科技的投入,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主要仍然以劳动力为主,高科技的设备使用率不高,由此造成最终效率上的差异。这不利于我国加入全球化生产的行列,更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资本主要向西方的发达国家传播,由此造成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及不公平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原因

  1.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冲突

  当前,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经济角度来说,国际间往来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也因此提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二,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人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因而也就有效的降低了因贫富差距大造成了社会矛盾。其三,环境资源与生态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今后可持续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WTO对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政策

  我国在进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全球的经济也被带动了起来,但是人们并没有对全球

  化经济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因而造成国际贸易生态化不能与全球化经济进行有效的衔接,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会对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找出合适的落脚点,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连接,使二者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的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四、对策建议

  1.优化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

  开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是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形势,国际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可以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不难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实也凸显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急功近利的色彩愈发明显。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并不是仅仅具有经济这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是多元化的融合,其中还包含了环境、社会等一系列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加强社会、环境以及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遵循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则

  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作用十分明显。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就很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尤其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众多的诱惑,如果不采用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极有可能会因为错误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对社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国际市场的公平公正,也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在不影响各国之间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规范的统一标准,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贸易往来,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因为生态环境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如果缺少了资源的供应,那

  么我国的经济就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提单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作用

  引言

  海运提单是国际海运货物运输当中比较常见的重要单证,其随着海运的发展而发展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我国在国际贸易实务当中对提单风险的有效规避,主要采用提单欺诈防范及法律救济两个层面加以应对,我国由于在进出口的贸易额上不断增大,所以海上运输就成为重要的贸易运输方式,而提单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单据。由此看来,加强对其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的种类及主要作用分析

  1.1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的种类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的种类是多样的,按照提单上的收货人记载就能够分为记名提单以及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其中的记名提单主要就是提单的正面收货人一栏对特定人或者是公司都有着明确的记载,这一提单在流通性上有着很大的限制。而在指示提单层面主要就是在提单的收货人一栏有着某某人指示等字样的提单,在国际贸易当中使用相对比较广泛。还有就是不记名提单,这一类型的提单主要就是对收货人没有特别的记载主要就是表明持有人等字样,所以在国际贸易中的流通性层面比较强,但是风险较大[1]。另外,按照货物装船与否也能够分为已装船和收货待运提单,以及按照提单上货物不清洁的有无情况能够分为清洁和不清洁等种类。

  1.2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的主要作用分析

  提单在国际贸易实务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大,主要体现在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就货物运输达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一种证明,但并非是合同的本身。这也是承运和托运人间达成合同内容的证明,提单上有着相应的内容。提单也是承运人对货物交运保证的凭证,在卸货港要将货物及提单交给持有提单的人进行收货。而在托运人层面来说,就有着货物收据的功能,合法提单下提单持有人就是货物所有人。不仅如此,提单也是承运人收货并将货物装船的证明,它不仅能够对

  收到货物的种类数量及标志等情况进行证明,同时对收货的时间也能证明。

  2.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的主要风险分析

  提单虽然在国际贸易实务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的风险也比较大,主要就是伪造提单的风险。有的不法商人通过信用证的特征来伪造提单骗取货款,没有按照合同来装货或者是没有装货,这样就对客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的空头单证就是比较常见的伪造提单,也就是承运人或者是代理人等签发的伪造提单,在伪造提单的法律效力层面来说从我国的法律规定上是无效的,其带来两个重要的问题,承运人是否有权交货以及是否有义务交货。另外就是提单的预借风险以及倒签风险,在倒签风险类型上比较重要,这主要是在货物装船之后签发的,这就会比实际装船日期为签发日期的提单要早[2]。签发倒签提单尤其在时间上比较长就能推断承运人未使船舶尽快的派遣,承运人也会由于货物的运输时间发生迟缓而承担相应的责任。而预借的风险是在货物还没有完全装船就已经有承运人开始接管。这些风险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对于承运人来说都会给自己带来损失。还有就是无提单放货的风险,在当前的海运迅速发展背景下,提单已经成为物权的凭证,在提单风险中的无单放货风险主要就是没有整本提单,在船舶到达港口之后承运人接受收货人提单副本及保函提货请求。在还没有将正本的提单收回后就已经放货,这样就造成了损失。除了以上的几种风险之外,还有记名提单风险以及提单遗失风险,三分之二提单风险以及电放提单风险、多份提单风险等等[3]。

  3.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单风险防范策略实施

  第一,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提单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要能够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从法律救济的措施实施层面来看要能够申请扣押船舶。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要通过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权人在还没有提起诉讼时来提出扣押船舶的申请,按照法律程序对船舶实施扣押。然后就是及时的提起诉讼,在发现了对方存在诈骗的迹象过程中,就要及时的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这样可避免货款的损失。在提起诉讼之后关键就要找到准被告,转承运人是较为保险的,在对其很难得到有效

  识别的时候就要结合提单当中的相关条款对签发者来加以识别。最后就是申请禁令,对对方的财务进行调查,倘若银行有存款就请求法院进行冻结。第二,提单风险的防范还要在事前工作都要做好,选择资信情况比较好的担保人及托运人,国际贸易的正常交易当中要将客户资信的情况得以有效了解,这是对业务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对客户的资产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对客户的信誉度要能得到有效保证,不能随意的撕毁契约。对于国际贸易当中存在着不良记录的就要避免与其进行合作,将风险控制在萌芽当中。第三,针对倒签提单的风险防范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从托运人层面在倒签的时间远洋和近洋要能得到合理把控,短程的倒签不应超过一天,而远程的要在三到四天之内。对于货值相对比较大的就要能够和买方进行协商修改信用证。对于畅通的货物也可以要求对方将付款的方式进行改变。而从承运人层面的防范措施,在倒签提单的日期不能超过船舶在港实际装船日期,对于相关信息也要能保证其保密性。另外在收货人的风险防范层面在出现了货物的跌价趋势过程中就要通过对倒签提单加以利用降低损失将风险转移,收货人可通过海事部门登船要求查看航行日志并拍照,查实倒签提单就拒绝收货这样在赔偿的责任就得到了转移。第四,对无单放货的情况要最大化的避免,国际贸易实务当中凭保函以及提货担保放货是承运人在提货人没有正本提单下的通常做法。承运人在接受保函及担保过程中要能出具保函对资信调查进行保证。在具体的措施实施当中要能够避免无单放货情况的发生,还要能够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承运人要能提醒船长对无单放货的行为谨慎处理,从而来避免损失]。不仅如此,在买卖合同当事人的防范措施层面也要能够对贸易的伙伴充分了解,对资信的调查充分重视。第五,将海运提单的签署要能够严格化,在对提单进行签署过程中要能够加注承运人的名称。提单的签发地点是货物的装船港,而在签发日期上要能够是货物实际装船的完毕日期。对船舶装卸监督要能得到充分重视,并要随时掌握船舶的动态情况,船舶的行进中要及时和代理保持联系,加强警觉性并核实真伪。信用证各方当事人对三分之一提单风险的防范要能加强。

  4.结语

  总而言之,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提单风险的防范要结合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单的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很大阻碍,也会扰乱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必须加强提单风险的防范并保证提单的安全完整性,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实务的正常发展,此次主要从提单的风险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角度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提单风险防范起到积极作用。

篇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

  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

  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

  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

  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

  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

  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

  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

  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

  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

  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

  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

  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

  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

  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论—文—网]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

  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

  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

  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

  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

  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

  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

  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

  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

  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

  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

  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

  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

  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

篇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篇一: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浅析政府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一般来说,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调节和弥补

  市场失灵

  而产生的问题。同样的,在国际贸易领域政府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有哪些职责将会对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工作产生绝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本文就将分析这些问题。

  为什么政府需要参与到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来

  国际贸易市场开拓的角度

  从国际贸易市场开拓的角度来说,这是其内在的必然需求。因为依靠着国际贸易的不完全市场竞争,许多不成熟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的介入才能解决问题。比如竞争失灵问题,只有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推动能力才有可能引导和管理企业达到最有效率的市场开拓,这是企业本身甚至是行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还有公共产品问题、偏好不合理问题以及宏观因素等等。

  政府的主观方面

  主观上,政府需要介入这些开拓行为,以此通过控制国际贸易市场的方向、稳定性、规模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是政治安全。

  第一,政府需要能够控制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过大的顺差和逆差出现,并根据相应的情况适当地调节经济和贸易政。

  第二,政府需要以此调节宏观经济结构,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导企业扩大收益和市场份额,从而以国际贸易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

  第三,政府需要防止经济受控。国际贸易受控的结果是国民经济会产生依赖性并致使国民经济部分甚至是全部地受到外来资本的控制,因此政府需要调节经济政策,避免国民经济过分依赖国际贸易。

  第四,对政治意义的影响。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拓既是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方面,通过国际分工的参与增加国家在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发言权,也是与许多国家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基础。

  2015最全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3)篇2015最全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3)篇如果政府不介入会怎么样

  如果政府不介入贸易市场的开拓,首先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无序的贸易出口会影响到相关一系列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收益较高的产品的盲目跟风会造成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最终损害国内经济的整体利益;其次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对外贸企业会起到精神领袖的作用,没有政府的保障,贸易、市场开拓会走入停滞和混乱;此外,政府在企业的开拓过程中开可以起到维持秩序和效率的作用,这是任何行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没有各国政府的支持,即使是WTO也是无法保持其约束力的。

  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政府与企业

  政府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这不能成为政府扮演绝对主角的理由。企业才是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任何经济活动的主体都应该是企业,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企业的主体角色不可剥夺,政府应该定位在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从宏观上制定相关政策、把握经济运行、整体推进市场开拓行为,维持好国际贸易环境和秩序,这是政府的角色。当然,企业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竞争,还要有长远眼光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政府与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是企业的团体,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整个行业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但相对于政府,还是处于相对微观的层面。另外,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行业组织的任何开拓行为都无法脱离政府的领导,必须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整体规划,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的影响力也要远远超过非官方的组织,这都是行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行业组织在国际贸易中更多的,应该是以其自有的优势,扮演好服务员和协调者的角色,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意见,为企业建立起及时有效的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做好自律,协助政府监控短期开拓行为。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总体上是宏观与微观、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国际贸易中,中央政府需要承担从国家层面整体把握政治经济战略、商务外交政策、制定相关国际贸易规则和立法、推出相应的政府支持措施并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而地方政府则更为接近企业和行业组织,既要执行中央相关要求,又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本地配套政策,也要适当的为本地企业的市场开拓向中央争取相应的支持。

  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政府作为参与者之一的职责

  第一,要从总体上,制定国家层面的国际贸易政策,定好基调,这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开拓的进程。要给予国际贸易良好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第二,要以国家的名义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和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其中既要以给予必要的政治保障,又要通过外交手段建立一系列良好的国际友好关系,还要出面建立、参与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金融组织,为企业的市场开拓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要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是军事等多种手段,协调国家间的联系,为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拓扫除障碍,比如以政府的行为对抗贸易保护主义,进行

  贸易战。第四,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要以国家的层面加强相关的科技研究,为市场开拓服务。

  第五,要为企业搭建国际性的"交流平台,创造商机。

  此外,还要做好相应的科研、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对行业组织发展的扶植工作等等。

  篇二: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武汉城市圈,又称为8+1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内的9个城市,包括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国土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3%,总人口3千多万,GDP占全省的63%,是湖北省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运用,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武汉地区一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应该立足于武汉城市圈,利用其提供的资源,并为其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武汉城市圈的国际贸易状况

  全省的对外贸易在前几年的快速增长过后,20XX年有所放缓,但是外商投资仍然增速迅猛。全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9.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4.8%,其中:出口194.01亿美元,下降0.6%;进口125.59亿美元,下降10.6%。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个。全年外商直接投资56.66亿美元,增长21.7%。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市圈于20XX年实现进口总额102.19亿美元,占全省的81.4%,出口总额128.63亿美元,占全省的66.3%,实际利用外资51.63亿美元,占全省的91.1%。详情可参考表格1,本表由湖北省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整理而得,空白为公报中未提供的数据,而黄石市则截至目前未提供20XX年度公报。

  表格120XX年武汉城市圈外贸情况(空白格为未提供数据)(略)

  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继续了一强八弱的格局,武汉市仍然在8+1城市圈乃至整个湖北省中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在持续了几年的快速增长以后,对外贸易已经由单纯的产品进出口向外商投资转型。而在各种出口的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了很大比重。20XX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40.01亿美元,增长10.8%。这些数据在我们进行课程建设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

  教育部十六号文指出,高职教育应该培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提到要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把

  工学结合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本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外贸业务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业务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安培工厂生产与跟单、委托办理运输、保险、商检、签证、报关、制单结汇、核销与退补税等。

  首先,从校外实训基地的选取上,还是以武汉市的单位为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够用,实践过硬

  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在校内进行了足够的实训以后,适当的参加校外实训基地的锻炼,能让学生真正零距离的与生产实践相衔接。作为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显然选取圈内的基地更加方便管理。然而由于武汉城市圈一强八弱的特点,虽然其它八个城市的发展同样迅速,但目前来说外贸规模仍然远不及武汉市,因此更好的实训基地仍然只能在武汉市内寻找。若干年后,当其它城市的规模能够与武汉市相当时,也将能够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这需要高效的管理者有足够精准的前瞻性的眼光。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该注重强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特点。武汉市是一个高校林立的城市,因此高新技术产品也成为了它的一大出口来源。其中,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类产品占了主要部分。而企业类型则主要以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这些企业所需要的外贸人才。有理由相信,在今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外贸进出口中都将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投资交融的趋势。在目前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必然会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外贸业务时,也不能够对投资政策和现状的发展视而不见。近几年来,在整个世界经济危机环境的影响下,加上国内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已经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而直接投资的增长则仍然保持了坚挺。这应该成为我们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时不可回避的背景环境。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由于20XX年湖北省的统计数据尚未出炉,而20XX年的数据又不完全,因此在分析数据时有些遗憾;在课程建设上,今后会进行一些教学实践,并收集实践的数据。这些都是接下来可以改进的地方。

篇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3100字_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3100字(一):探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在经济方面的迅速成长和发展,经济类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种的重点教学专业,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学科门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为为社会输送经济贸易类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经济专业自身的要求限制,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当下的经济新形势中,要对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一个新的考量,分析当下社会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

  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当下的一个主流专业,社会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也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必须抓住社会变革的时机,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经济贸易类人才。因此,学生们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现状

  1.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偏少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都会把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训练,尽管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在社会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学生也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起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从高职院校的师资方面来看,大部分经济与贸易类的教师都是在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岗位工作,虽然在专业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却没有真正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真正了解到从事经济与贸易类工作的感受,经常会忽视对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3.缺乏实践操作平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可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对学生的培养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学校会认为花费高额的资金来招聘优秀教师是极为重要的,能力强的教师更有利于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的提升,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成长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的。如果学校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性的锻炼,就无法让学生切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以后,也不能够做到快速适应岗位和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的需求。

  4.没有较好的评价手段

  就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传统的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但是经过社会的检验可以发现仅仅通过理论性考试来决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较为片面,需要采用更具综合性的考核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人才,所以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考核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也让学生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注重岗位需求,提升人才的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参考社会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职业性操作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经济和贸易专业的热爱,让学生享受该职业的工作氛围。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经济和贸易类人才时,首先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不违反基本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在教学课程中增加社会实践课程,从而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人才。

  2.加强就业指导,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相关的专业课程都要经过严格的市场考量之后再进行细分,学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学校自身特色来开展相关课程,从而打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更好地为社会和地方服务。例如,在一些工业院校中就可以设置一些工程类专业来打造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第二,高职院校在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一定要注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对课本中一些重复内容要进行删减或合并,可以适当的增添或减少一些课时,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应用性课程的训练,除了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平台之外,学校还要展开一些与经济和贸易相关的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理论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学生在理论课程方面的的学习效果,還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衔接。

  3.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制定课程计,采用与职业场景相关的课堂展开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职业场景中进行学习,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来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理论学习。除此之外,由于经济与贸易业务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海外业务,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师便可以运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让学生真实的进入到经济与贸易的职场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完成学生与员工的身份转换,让学生加入到真实的业务实践中,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让学生在探索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增强师资力量,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长期培养。顺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准则是所有高职院校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原则之一,不断向社会实践的方向靠拢前进,努力向“双师型”人才教师的目标积极转变,持续提高作为高职院校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基本方向是“双师型”教师,更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如何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道路上做到更快更精准,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通過正规渠道积极聘请优秀的外企专家到本校任教;(2)校方可创建“教师外资学习基金项目”,鼓励在校教师进入外资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顶岗实习和实践训练,切合学校和老师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提升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3)通过借鉴、咨询成功案例,以及教师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在职教师的业务素质。

  5.优化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由于传统考核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下合格经贸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在考察内容方面,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查重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实践应用性的内容;其次在考评方式方面,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此外,在考查中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基础理论考核为辅,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加大学生平时表现和实践操作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从而进一步为社会培养满足其需要的合格型经贸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现状的多层次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首要任务,再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深度的课程改革,既能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校内人才培养的效率,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合格甚至更为优秀的经贸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论文

  本文主要针对于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和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研究,首先从跨境电商的一系列特点入手,对其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并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企业层次,学校层次,教师层次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希望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既能够促进就业,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一、引言

  说到电商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电商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数情况下我们作为买家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购物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电商。而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商也比较繁荣,人们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购买一些国外的产品,而国外的人也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购买我们的一些产品,这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真正的让用户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便捷。

  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一定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就业,同时也能够推动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二、跨境电商概述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

  说到跨境电商的发展,基本可以也沿着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也正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跨境电商才有了新的特点。在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每一次更新,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电商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虽然跨境电商的起步较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速度却比较快,各种各样的跨境电商模式,各种各样的货物等等都有着很好的发展。但是在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结算方式,交易归属问题以及监管职责等问题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在国际贸易当中,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也是频频发生的。这是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才导致了跨境电商出现了这种问题,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拉低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综合素质,同时也给很多小微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造成经济上的損失。可以说跨境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质才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传统电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分析的过程中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做出重要的探索,了解其一系列发展历程,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弥补缺陷,不断的发现跨境电商的一系列特点。由此可知,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速度比较快,但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比较严峻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手段,不断的提高跨境电商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境电商的特点

  其实在对跨境电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跨境电商的特点也不难理解,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其存在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基于互联网,二是存在着跨境交易行为,才使得跨境电商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特点。首先就是全球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既然是跨境的贸易,那么就必然涉及到多个国家。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贸易双方的主体也是归属于不同国家,因此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而且在货币结算以及其他的交易模式等等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和国内的普通电商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这也就体现出了跨境电商的全球性,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享受着经济全球化的福利,当然也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与此同时,跨境电商是基于互联网的,是要通过网络模式进行交易的,这种交易模式可以避免实体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在发展的过程中给许许多多的小微企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帮助,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跨境电商当中,既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同时也能够推出自己的一系列产品,真正的实现经济互联互通,真正的实现经济全球化。虽然跨境电商有许许多多的特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比较多的,可以说跨境电商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大其优势,不断的推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实际的往来过程中如何降低风险,如何避免互联网所带来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这都需要各个贸易主体不断的提高其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其管理能力,还需要国与国之间制定更多的政策,这样才能够造福更多的跨境电商从业者,真正的为跨业跨境电商带来更多的帮助。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

  其实在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的跨境电商起步是比较晚的,这也是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确是比较快的。正是互联网快速发展才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产业,电商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不断的发展起来的,快速发展背后必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专业的培养模式使得很多跨境电商的从业者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接触到跨境电商。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参与到这一模式当中,也是在不断经营的过程中才掌握了一定的规律,这样才能够给自己的从业带来更多的帮助。但是毕竟没有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在实际的从业过程中,英语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和计算机能力,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往往会因为这些问题导致其跨境贸易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实际的高效培养的过程中,会发现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针对跨境电商的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提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也能够为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由此可见,跨境电商需要不断改革,而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对于促进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和提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均有着很好的帮助。

  (二)促进社会就业

  其实从国内的一系列电商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商业模式需要实体店铺,需要经营者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成本,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很多人无法跨越这一门槛,其实这也就给很多人造成了很多的障碍,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跨境电商则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成本低廉,而且仅通过一台电子计算机,在仓库储存货物的过程,可以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一些仓库,存储货物的过程中则能够降低很多的成本。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降低了一定的门槛,给很多人带来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参与到电商行业。跨境电商更是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当地一些特色产品推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特色产品,同时也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跨境电商和国内的普通电商均属于电子商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非就是存在贸易主体的差距,在发展的过程中均基于互联网,给很多人带来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的就业,在传统的高校教育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面比较窄,但是在整个互联网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给很多人带来的从业机会,这对于促进社会就业,解决高校就业问题都有了很多的帮助。

  四、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解决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在实际的跨境电商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那么具体的培养对策有哪些呢?我们首先要解决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培养

  目标不明确是很多学生的困扰,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社会上所应用的知识是存在一定的脱节的。而且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体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不了解这个社会,不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无法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都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扰,而在毕业的时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革,解决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针对电商背景下的一系列国际经济与贸易进行分析,对互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够将其更好地纳入课程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给本专业人才带来更好的學习模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几大分支,未来具体能从事哪些行业,让学生们了解其学习的知识对跨境电商有哪些帮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也能够有选择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层面

  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从企业层次来分析,聘请企业导师,企业内完成实习都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在校内进行,教师往往没有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快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一些特点,才导致其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的环节出现一定的问题。而如果从企业层次进行分析,聘请企业的一些导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其实践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在未来的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真正的了解企业一些特点,真正的走进企业。在企业内完成实习,能够以企业为背景做出更多的课题,在跨境电商的条件下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学校层面

  其实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和企业进行联合,这样企业可以下派一系列的导师,这样能够对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企业的导师往往能够针对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好的分析,也能够有更好的了解,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和企业完成一系列横向课题,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模式,了解到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对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也能够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四)教师层面

  至于教师层面,可以采用双教师进行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内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培养,而学生在实践环节也可以选择企业的一些老师,也可以选择境外的一些老师,这样能够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能够了解境外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在跨境贸易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到国

  外的一些特点,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沟通,在商务往来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很多的麻烦。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从企业层次,学校层次,教师层次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优化课程体系并提高其实践能力,真正的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不断的推动就业,不断的提高跨境电商的水平,真正的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贸易专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接触与交流,商务英语成为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它在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显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它由传统英语转化而来,普遍应用于商务场所和活动之中,涵盖有商务专业知识、商务语言、商务沟通交际能力,与传统英语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发展形势下,国际商务贸易行为不断增长,商务英语因此也成为了商务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要素分析

  (一)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的文化、经济、政治背景要素

  在国际贸易活动正式实施之前,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预先了解贸易合作对象的相关背景,这些相关背景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包括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而了解这些贸易对象背景的途径,则可以通过商务英语的准备来加以实现,通过恰当的商务英语,传递准确而全面的贸易背景信息,为随后的国际贸易活动做好基础和准备。如果缺乏有效的商务英语铺垫,则会对国际贸易对象的背景一无所知,无法传递出正确的相关信息,还有可能由此而引起贸易对象的反感,从而引发国际贸易合作失败。为此,在商务英语背景信息了解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贸易对象的风俗习惯、贸易惯例、文化价值观等内容,并注意商务英语表达的语调和语速,要用纯正的英语发音加以表达。

  (二)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要素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可以体现出灵活的运用技巧和魅力,在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利用语言交际的魅力,实现贸易对象之间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注意在国际

  贸易之中,由于贸易对象更为高级和复杂,因而,要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随机应变,用熟练的语言掌控能力和高超的语言交流技巧,准确地组织语言,专业地运用专有词语,避免在国际贸易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歧义,要显现出专业性和灵活性兼具的优势技能,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更为完美,无可挑剔。

  (三)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的语言选择要素

  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的语言选择是重要的要素,它在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合理性可以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之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也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最终商业价值。因而,在国际贸易之中,商务英语要选择应用合适的语句、词汇、语气、语音、语调等,要以此为载体,推动国际贸易正常、顺利进行。例如:Wouldyoupleasetellme

  when

  you

  are

  free和glad

  to

  have

  theopportunity

  of

  visiting

  your

  company

  and

  I

  hopetoconcludesomebusinesswithyou。在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中,采用wouldyouplease和gladto这样的语句结构,具有更为礼貌和友善的意味,可以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对贸易对象的尊重、平等和合作的意愿,从而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务英语语言选择的使用过程中,绝不能使贸易对象感觉到不友善,因而,要慎重对商务英语的语言进行选择和组织。

  二、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价值及地位

  (一)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可以积极地推动国际贸易谈判进程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谈判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主要是针对贸易合作双方的利益而博弈的过程,贸易双方要通过谈判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意愿和利益,在这个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商务英语起着重要的沟通角色,它在贸易谈判中要谨慎组织语言,用规范的用词、严密的文本组织,表达出贸易双方的贸易意图和各自的利益,同时,在谈判运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贸易对象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在谈判进程中做到知己知彼,结合自身的贸易利益,提炼对方信息中的有效之处,进行语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的试探和表达,要清晰、准确、简练地在贸易谈判中,挽救贸易双方的合作关系,逐渐使贸易双方由对立走向合作,在完整、委婉的价格商讨过程中,表达出让贸易对象认同和接受的方式,从而促成贸易谈判的达成。如:运用Doyouthinkthereisalotwecandotodecreasetheprice?可以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合作欲望,在语言的和谐性运用之下,获得贸易对象的认可和同意。

  (二)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可以增强贸易双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国际贸易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而,在贸易双方交际的过程中,要创建和谐的气氛,使贸易双方感受到长期的合作意愿和和谐的交易态度,为此,需要商务英语运用者随时关注贸易双方的语言背景,推进国际贸易双方合作的和谐,推进国际贸易的共赢和可持续性合作,商务英语使用者要注重商务礼仪、商务应变等内容,为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三)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的对外宣传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价值

  在国际贸易的对外宣传领域,也要充分利用商务英语的渠道,使广告接受者准确理解商家的信息,并在进行产品营销的过程中,采用商务英语对商品进行设计,可以采用风格各异的广告形式,展示出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魅力特征,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语言欣赏价值和商业价值。

  (四)商务英语可以在国际贸易的函电中起到良好的应用性功能

  在国际贸易的业务联系和交流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商务函电,这些商务函电牵涉到国际贸易的重要交易内容,因而,注重对商务英语的区分性运用,在函电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体现出尊重对方的语气,并且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语言的累赘和重复,要起到准确传达信息和全面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协商签约、合同执行、解决纠纷等领域,发挥出商务英语独特的应用性功能。

  三、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实践的应用研究

  (一)注重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语言应用

  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运用过程中,要结合特定的商务环境,大量使用专业词汇,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国际金融、经济、贸易、保险、营销等不同领域,牵涉到多个学科的内容,因而,要在商务英语应用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如:inquiry询盘;offer报盘;letterofcredit信用证;option期权;holdingcompany控股公司;realestate不动产;endorsement背书;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率;oceanbilloflading海运提单等,这些专用术语在商务英语的语言表达中至关重要,它可以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更有效率的沟通。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中,还要采用简洁的语言用词,在长期而广泛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很多缩略词,它由专业术语转化而成,词义不变,有截短词,如:Corp是corporation的缩略词;拼凑词,如:forex即for-eignexchange的缩略词,词义为外汇;首字母缩略词,如:B/L即BillofLading(提单)等。另外,在进行商务英语的语言表达过程中,还要注意用语的正式和庄重性,要尽量采用规范的词汇,而不要过多采用口语化词,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的信函、传真、合同协议等环节,要力求语言的严谨、准确而规范。。84淮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16卷

  (二)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谈判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选用不同的谈话策略,运用谈判技巧,占据国际贸易谈判的主动权。

  1.采用谈判中的礼貌策略

  在国际贸易的谈判过程中,礼貌是前提,它显示出贸易双方的良好文化和教养,在国际贸易谈判的过程中,礼貌也是重要的一项策略,它可以更多地获得贸易对象的体谅和支持。因而,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运用中,要谦逊得体,不卑不亢,尊重国际惯例,在循礼、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实现双赢的谈判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礼貌谈判策略:

  一是习惯性地运用“you-attitude”的表达方式。在这种习惯性的“您为先”的表达方式中,要体现出对贸易对象的体谅和理解,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关心和适宜的建议,从而在贸易交流中表达出诚意,使贸易对象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二是寻求有益贸易对象的内容。在商务英语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强调贸易对象有益的信息,要使贸易对象意识到,通过谈判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利益,从而在利益明确的前提下,达成贸易双方的共识;三是诚恳致歉。在国际贸易谈判过程中,如果出于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贸易对象的要求,或者会给贸易对象带来不便,要向贸易对象主动、诚恳地表达出歉意,同时要找准表达歉意的时机,用礼貌的语言和态度,获得贸易对象的宽容和理解,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信誉度;四是在恰当的时机表达恰当的赞美。在国际贸易的谈判之中,要对贸易对象的信誉、开发技术、产品质量、知名度等方面,表达出适当的赞美,这是对贸易对象工作的肯定,有助于贸易谈判的顺利进行。

  2.采用贸易谈判中的婉转策略

  在国际贸易谈判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商务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由于在被动语态中大多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在要用商务英语表达责备、抱怨、请求、建议时,可以采用被动语态,用比较含蓄和温和的言语,避免语言交流中的针锋相对,生成融洽和谐的贸易谈判氛围。同时,还可以采用模糊的商务语言,增强商务英语的礼貌性和得体性,如一些词语some、probably、may、roughly等,还可以运用一些表达主观意愿的修饰语,如:I"mafraid、Ithink、Iestimate等,运用这些模糊性语言,可以起到回避、掩饰的功用,使语句表达更为委婉和含蓄,避免使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幽默策略也可以在贸易商务英语中采用,通过风趣、诙谐、含蓄的幽默表达方式,缓解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气氛,可以在激烈的争辩中有力地批驳谬误,提升贸易谈判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语言的应用尤为关键,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显现出专业的、灵活的商务知识体系,在这个商务英语的贸易运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商务英语的相关要素,普及性地运用商务英语,运用一定的商务英语应用策略和技巧,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刘颖.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职业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8-130.[2]王志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改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7.170.[3]鲍建军.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44-145.[4]林晓纯.从外贸形势看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2(14):211-212.[5]邓蓓蓓.国际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J].中国商贸,2012(14):242-243.[6]金苗.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冲突及商务英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2(14):243-244.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参照与导向,其自身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本文在探讨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标准,最后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标准

  一、引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是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层次的学生,旨在培养既懂外语又通晓外贸知识的实用型外贸人才。该课程是在英语语言基础和技能训练课程之后开设的,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具有延伸性,与其它的国际专业课程的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支撑,构成前后连续三年不断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基本理念

  努力使教材满足三个要求:全球化经济发展人才规格的要求;学生

  就业求职的要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科建设的要求,突出“互联网+国际贸易知识+英语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编写理念:学习反映全新商务知识的英文语篇,掌握现代商务理念;模拟走进商务语境,拓展国际商务视野;结合案例商情,训练英语交际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设计以国际贸易中。以8个子项目:建立业务关系、商务会议、商务磋商、合同订立、运输、保险、付款方式、和争端解决等来进行。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技能,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商务事务的能力,解决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外事外贸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适应现代国际商务和经贸活动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分类目标

  1.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外贸业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基础知识,熟悉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培养外贸专业性人才实际业务问题的处理能力。

  (2)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使学生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商务书信、备忘录、电报、电子邮件、商务报告、会议记录、促销传单、新闻稿等商务英语写作。

  (3)培养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电话、产品介绍、谈判、商务翻译等沟通技能。

  (4)能用正确的格式和语言文字撰写各业务环节的简单英语信函。能正确理解、翻译和填制一般的英文合同和协议。

  2.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外贸业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建立业务关系、商务磋商、订立合同、运输、保险、付款方式、出口单证、争端解决等贸易环节的基础知识,熟悉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

  (2)掌握商务活动中公司简介、商务会议、商务磋商等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3)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外贸英语词汇,了解商务函电常用短语、术语、习惯用语和习惯表达方法。

  (4)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

  3.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敬业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以及涉外商务业务处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一)建立业务关系学习内容:

  1.业务信函的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2.业务信函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3.范文举例学习。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

  1.业务信函的用途,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2.国际贸易中双方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的途径和注意事项;3.此类业务信函的写作方法和一些常用表达方式。

  掌握的技能有:

  1.会以邮件形式寻找客户,通过信函建立业务关系;2.向商家获取所需产品信息,并与其询价,还价;3.能看懂商务信函、摘录其中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撰写商务信函。

  (二)商务会议学习内容:

  1.成功国际会议举办的九个小建议;2.组织会议的基本元素;3.多元文化对成功开展国际会议的影响。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

  1.能熟练用英语进行会议安排、会议致辞、评估总结;2.能用英文

  写备忘录、便条、通知、电子邮件、商务报告。掌握的技能有:1.熟悉会议流程及相关知识;2.能够成功地开展商务会议。

  (三)商务磋商学习内容:

  1.询盘及答复;2.发盘和还盘;3.拒绝和接受。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掌握的知识有:1.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款项和术语;2.报盘和还盘时业务信函的写法和常用的表达方法。

  掌握的技能有:1.能够掌握信函的写作;2.发盘和还盘的基本技巧;3.具备讨价还价的能力。

  (四)合同订立学习内容:

  1.销售合同和订单定购;2.确认。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掌握的知识有:1.能够掌握订单的常用词汇和典型句型;2.能够熟悉掌握订单的填写;3.制作订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以及订单确认后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掌握的技能有:1.能够掌握订单的常用词汇和典型句型;2.能够掌握订单信函结构;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支付学习内容:

  1.审查信用证;2.修改信用证。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1.了解信用证开立的内容和格式;2.信用证审查的要点;3.信用证修改函的内容和格式。掌握的技能有:1.能够开立信用证;2.具备独立审查信用证和撰写信用证的修改函。

  (六)运输学习内容:

  1.国际运输方式的分类;2.国际运输涉及的各方;3.国际多式联运的特点;4.装运条款。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

  1.有关运输信函的写法;2.有关国际各类货运输方式的规则。

  掌握的技能有:

  1.能够根据合同填写提单;2.能够掌握装运通知的写法。

  (七)保险学习内容:

  1.了解保险的历史;2.海上风险和外来风险;3.损失的分类;4.保险责任范围。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

  1.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保险的种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关的保险条款;2.交易双方在协商保险条款时业务信函的写法和常用的表达方法。

  掌握的技能有:

  1.能够掌握保险的常用词汇和典型句型;2.能够掌握保险的种类和各种保险的概念;3.能够根据发票内容填写保险单。

  (八)付款方式学习内容:

  1.汇票的定义和分类;2.托收的定义和分类;3.信用证的定义、涉及当事人和分类。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

  掌握的知识有:1.汇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D/P和D/A;3.L/C掌握的技能有;4.掌握汇票的填写;5.掌握各类付款方式的结合使用。

  (九)争端解决学习内容:

  1.磋商;2.仲裁;3.法律诉讼。

  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掌握的知识有:

  1.对争端处理的几种方式;2.仲裁的定义、特性、功能和仲裁的程序;3.法律诉讼和仲裁的区别。

  掌握的技能有:

  1.具备一定争端解决能力;2.培养书写与投诉和仲裁相关函电的能力;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各个学习情境基本安排讲课四个课时,习题课1个课时,课程结束后还可以配套安排实训一周,主要以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练习写作为主。

  (二)教学建议

  教师的基本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

  的设计应用能力;具备系统的外贸专业知识;有丰富的外贸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王珍.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理工出版社,2014,10(第2次印刷).[2]易兰华.新编国际贸易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9(第二版).[3]孙继红.新编国际贸易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第一版).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经济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理论影响和实务影响进行分析,从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支付状况的对策、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诚信制度的建立以及法律的规制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网上支付基础建设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实务产生的影响

  (一)促使贸易的主体和贸易的方式产生创新

  传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对中小外贸企业平稳和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如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和市场准入机制等因素,限制了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国际市场的业务。但现在,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各种企业都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这不仅有利于各类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他们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而且在许多层面上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先进的网络科技,较之以往的国际贸易流程,今天的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程序已大大简化,中小企业也可以轻易的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贸易中的主要力量。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各种产品及服务大量的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是在电子商务应用发展之后,国际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目前,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进口和出口代理业务已逐渐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不能满足现代世界贸易的需求。今天,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和飞速发

  展,交易双方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商品和服务的信息进行交流,使得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不受阻碍,这不仅加速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下大量的商品长期积压的状况。

  (二)国际化大市场逐步形成,加快了经济贸易一体化

  通过电子商务建立的这个虚拟交易市场,通过无形的网络信息交流,打破了依赖于市场进行交易的传统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市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虚拟的网络环境,而世界市场把一个个单一的小环境逐步链接在这个大的网络环境之中。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扩展已改变了全球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国际贸易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超越了地域界限的限制。由于虚拟市场的形成及进一步扩展,使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在全球贸易中得以公开和流动,这种信息的流通减少、甚至防止由于市场的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由市场信息不对称及不完整性所引起的市场扭曲现象。由此,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市场经济中面临着更公平和更激烈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价值规律得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交易双方通过虚拟网络进行买卖,交易者通过自己的感觉进行衡量产品的好坏,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黑客和病毒的入侵,从而导致网络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国际贸易中的市场营销模式发生变化

  任何有组织、有规模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营销策略。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必须尽一切的办法来赢得客户的青睐。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手段,它把新的技术及方法运用到销售中,不仅可以实现快速交易,还大大提高了交易成功的可能性,这种营销模式给企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网络营销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做产品推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其次,在网络营销模式下,客户可以主动选择他们所需要

  的信息,这样可以缓解甚至消除传统模式的客户对业务员和传统广告的抵制。再次,通过建立网络销售模式,客户可直接登录到企业网站查看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和企业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例如,对商品或服务信息咨询,对购买后的商品和服务评价建议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通过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是客户和企业之间很容易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四)给国际贸易政策提出了新命题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问题是必然的。目前,世界各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犯罪国际处罚体系,各国的立法也没有及时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立法不完善导致对普遍存在的网络犯罪的处罚无充分的依据。如对他人的知识产权盗窃行为,对通过非法手段的竞争行为,对恶意冒充的假冒行为的判断根据都不是很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许多公司被起诉,原因是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保密方面不够到位。例如,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买家公开一些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银行卡号和地址等。还有一些商业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客户的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没有足够的安全机制来做后盾。这些方式不仅增加了消费者信息被披露的可能性,而且消费者财产和隐私安全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具有全球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对管辖及税收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如何确定在互联网上对无形交易的管辖权,如何解决网上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对税收结果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虽然它是通过互联网交易的,但仍使用普通交易的实际贸易征税方式,这本身就会引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传统纳税主体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另一方面,如何避免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双重征税问题,这也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世界经济水平,还使各类生产商和贸易商整体经济利益得到扩大。同时,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能忽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利润的分配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在新兴科技上不能跟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这使得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和福利对其少之又少。因此,在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今天,他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中重要理论产生的影响

  网络化、虚拟化是电子商务最具特色的性质,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大范围应用对经济贸易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颠覆了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贸易理论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因为随着贸易实践的不断进行,贸易条件也在不断改变,理论基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必须遵循实践的步伐,在电子商务新环境下,进行新的分析与研究。第一个对其理论产生影响的是使基于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生产的可能性理论。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说国际贸易而使用的主要分析工具,而这个分析工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以技术的保持不变性为假设条件。但目前,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带来了很多对这个假设理论的冲击。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条码技术、电子订货系统、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贸易领域的产业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在非动态的并基于相对短期的经济分析表达机会成本,并在技术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不能够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其理论上的第二大影响的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应用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一般当我们理解李嘉图模型时,因为影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生产可能是一条外凸的曲线。在电子商务模式下,许多商品的生产不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例如计算机软件和音频产品的制造。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知识,生产要素的知识可以被复制且不具有排他性,这使得这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例如,一个计算机软件被创建,它的再制造成本几乎为零。如此也出现了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完全不一致的现象。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使得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要在一个国家得到成功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并且这些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支持不断发展变化和日益复杂的贸易活动过程。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高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我国投资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不到位,网络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这些因素使我国的电子商务业务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改善我国网上支付状况的对策

  在电子支付市场,企业之间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企业应在选择交易平台上特别注意。支付是否方便,是否安全,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如何加强安全建设,消除客户对电子支付安全的疑虑,将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诚信制度的建立

  电子商务的顺利快速发展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但不得不承认,我国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此外,电子商务过程中的诚信原则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如果离开了诚信,电子商务活动将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局面。如果企业想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树立可靠的诚信的形象。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建立系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已成为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把握的机遇和选择。由于与传统的业务模式在交易平台和交易形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电子商务模式下业务关系中等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很自然地出现了,如电子合同的提供和接受,合同时间的确立和电子签名的认证,电子证据的证明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立法的空白和漏洞。

  参考文献

  [1]严晓红:《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袁金妗:“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9期。

  [3]贾丽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现代商业》2015年第3期。

  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篇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港口经济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经济圈,以洛杉矶为中心的西海岸经济圈,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形成,都是依托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港口或港口群形成的.我国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继崛起,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极,也充分说明了港口和港口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一、港口经济效应阐述

  首先,港口地带的低运输成本是吸引商贸的最大诱惑因素.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将会引起更大的乃至数倍的GDP的增加。港口经济是指由港口运输业及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港口经济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例如,一只标准集装箱重箱的港口包干费,即港口企业直接收益部分,约为800~1200元,而由此带来的拖轮、引航、口岸以及港口配套服务,包括修箱、堆存、船舶代理、航运、金融结算、拖车运输等,其经济收益则是港口直接收益的6倍,也就是4800~7200元.有数据显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如德国汉堡港每10万吨吞吐量(件杂货)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为428.8个,天津港每万吨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为12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宁波港每增加1元产值,就能为宁波市带来89.6元的社会效益.

  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展经济学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地区,这些产业或地区就是经济增长极。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以青岛为例,2004年,青岛港完成港口吞吐量1。63亿吨,进入全国三甲行列.与此相关,物流、临港服务、修造船等关联行业发展迅速,港口经济集聚效应明显,马士基、伊藤忠、韩国韩进海运等世界500强和众多国际著名企业相继到青岛投资发展,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一些重大项目向青岛及周边区域集中,形成了大量外部投入,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港口经济成为配置资源,调整本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而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这就需要靠运输来进行调节。港口城市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拥有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时,现代化港口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降低,同时还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这就促使更多的相关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相关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

  港口经济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首先,港口经济的发展将直接推动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个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相关关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有关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港口经济可以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以天津港为例,港口每万吨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为12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港口已经成为沿海城市贸易发展、制造业繁荣的重要支撑点.目前,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最发达、服务业最繁荣的区域,直接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港口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的效应.沿海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基础设施的改善,货物运输能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海、深圳、青岛等港口城市已经成为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枢纽;港口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城市的发展正在结合为一个整体,不仅加强着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而且日益成为城市最为开放和创新功能最强的元素,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重要的是,我国港口功能的增强和港口经济的壮大,有效地带动了腹地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带性格局.

  同时,也必须看到沿海地区发展“港口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综合服务功能还比较薄弱,国际中转枢纽地位尚未稳固,特别是在日韩等境外港口的激烈竞争下,近年来我国远洋货源境外中转现象逐年加剧.大量国际集装箱通过釜山、神户等港口中转,严重制约了我国港口的航线开发和枢纽港的建设,在直接促成釜山等国外港口飞速发展的同时,使我国部分主要港口成为它们的喂给港,造成我国沿海港口在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第二、缺乏宽松自由的政策环境.香港、新加坡之所以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国际航运中心,除去它们位居天然航运要冲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港口实行的自由港政策,自由港政策为港口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过境转运船舶和集装箱货源。如果缺乏自由港政策,而只依靠内地货源来同韩国和日本的港口竞争,未来我国港口将很难在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角逐中胜出。

  二、港口经济模型处理—-以南部沿海城市为例

  为了定量研究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效应,我们对某沿海省份的港口吞吐量与GDP运用线性回归函数表达并进行回归模拟.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各字母代表如下:

  Y—-沿海某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来度量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X-—沿海某省省内港口吞吐量,用来度量该省港口经济的发展;

  c2-—港口吞吐量对于GDP的平均影响,,u为随机误差。

  根据某省份2000年到2011国内生产总值与省内港口吞吐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表2—l:

  表2—1(Y单位亿元,X单位千吨)

  将表3-1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检验结果合理。经过eviews辅助分析,我们得到以下模型:

  Y=0。04420114036*X+1073。272641【36.13056】

  【3.076984】

  (0.0000)(0.0105)

  其中,【】内为t值,()内为P值

  R^2=0.990884F=1305。41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可解释为:该省港口吞吐量每增长1%,则其省内GDP平均增长4。

  42%。从图3—1也可以看出,原始数据与拟合数据的拟合度比较好,计算涉及的两个变量之间可近似拟合为线性,即我们可以使用原来的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由此说明:港口经济通过这种大约为1:4的乘数关系对该省区域经济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区域经济融合下优化港口经济的策略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经济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扎,但其涵盖的地域和发展程度仍显不足,其综合服务功能比较薄弱,经济效应辐射范围仍有较大开发潜力,国际

  中转枢纽地位尚未稳固,甚至更有来自日韩等国外港口的激励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优化港口经济发展,从来带动国内区域经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3.1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群,把腹地经济的发展作为港口建设的有效支撑,腹地经济以港口的大运量、大吞吐量的特点为支点,形成优势互补,生态共存。如日本的“三湾一海"就是成功的典范.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群落.产业集群的经济学意义在于突破狭义的“企业"概念,使各行业分散的企业为追求集群效应,各自经营,共谋创新,优势分享,在竞争中合作,从而提高协作配套能力、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企业组合条件下的规模经济.

  3。2构建区域协调的集疏交通网络体系。围绕港口经济的运输优势,集中力量搞好区域范围内的铁路、公路及航空建设,形成一个以港口为起点,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以省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为补充的水陆互补、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港口在人流、物流运输中的主渠道作用。

  3.3全方位开放,进行体制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行自由港政策。自由港政策为港口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过境转运船舶和集装箱货源。

  3。4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乔婷婷,周良毅,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物流技术,2006(9)

  [2]丁汝民,发挥港口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整合,港口经济,2005(2)

篇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当今,随着社会的不管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要想在国际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充足的话语权,就必须要全面提高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经济收入。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篇1浅探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YO,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合作愈加频繁。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下,我国要根据自身的国情状况,合理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二、我国特殊之国情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1、我国特殊之国情

  (1)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

  随着我国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4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其中,印度、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增长较快。我国贸易摩擦频发有一定的必然性。除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实行经济歧视等外部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高,产品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先进标准,国内企业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重叠。贸易摩擦频发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2)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

  XX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在汇改初见成效、中美保持利差、中国利用外资增幅下降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中美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将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国际热钱内流,还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构成隐患。

  (3)宏观层面的利益冲突凸现

  目前,我国出口增长引发的商品贸易摩擦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看,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已成为影响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由对我国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开始向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全面施压;欧盟各国政府对我国产品频繁设限的同时,当地企业与我国厂商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趋势,形成了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中日两国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这些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我

  国外贸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2、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亦呈现出了更强的全球性与区域性,世界各国、国家内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在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与区域化更为加剧的前提下,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新发展趋势下的不协调问题不断的增多,而目前较多的研究只注重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区域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秩序与协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生态与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新方向进行论证。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1、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其得以立足与世界的根本,同时也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要求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体系中来,从而带动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促进国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各国自身的经济竞争水平,同时对于增加国家之间的经济和做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提高各国对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激发了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潜力,使得在整体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得以显著提高。其次,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促使企业将其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建立在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整体背景下,在提

  高了企业国际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

  3、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首先,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从技术和设备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其次,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进步又离不开经济和贸易的支持,一方面,就国家内部而言,需要加大对符合其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的设备和技术研发力度,是科学技术服务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各国又通过贸易手段从他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四、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具体发展趋势分析

  1、国际经济全球化与贸易模式多元化

  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企业营销团队的业务素养已经得到了切实提高,生产型企业在传统技术贸易的基础上已经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贸易。从根本上说是国际贸易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与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因为各国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率先导致经济结构的转变,最终会通过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体现出来。

  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网络技术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加直接的影响,国际贸易模式的多元化首先从网络信息时代开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所以,未来社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是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形式的多元化,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化、规范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这也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必须在不断创新的知识体系下进行,也是体现人类社会全面了解自然、有效利用资源的价值体现,自然经济的增长是国际经济增长的雏形,只有人类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才能建立健康的国际经济体系,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满足人类的道德水准、符合正常的科学规律。同样,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通过标准贸易规则的制定,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部分企业的投机倒把给经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变化已经逐步体现出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的重要性。以下案例说明经济贸易规则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性。

  【案例】国际新能源领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起初由于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产品自身的优势,太阳能电池技术一时风靡全球,各国纷纷投资建厂,国内外最小企业规模年产能都超过10MW。但是,正是由于企业发展势头的过猛,行业内部未能形成及时的标准和贸易准则,导致目前该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上贸易纠纷层出不穷,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由于初期未能形成规范的贸易模式,导致行业发展出现畸形特征,甚至出现政府对自己企业的贸易保护措施,造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壁垒。

  五、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因此,在后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我们要加大对国际经济

  与贸易发展趋势的探讨。

  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篇2浅谈国际经济贸易与分工

  摘要:国际贸易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当今各国经济贸易紧密联系的前提下,国际分工的形式逐步深化,由传统的货物流动逐步发展到服务、劳务、科学技术的交流,因此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去并且积极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了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对外开放政策

  国际贸易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是以经济学家鼻祖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代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叫对外贸易(foreigntrade),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就称作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逐步形成,某种产品在某个国家之内出现了生产剩余,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合理的配置资源,这就使国家之间的贸易产生了可能。当今各国要想不断维持经济发展的状态必然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对外贸易与各国之间交流,取长补短。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种类

  1.按照商品流向可以分为进口贸易(importtrade)、出口贸易(exporttrade)和过境贸易(transittrade),当一国某种产品参与到世界该类产品的竞争中去的时候,如果该产品高于世界平均价格那么这

  种产品就流入这个国家,称为进口贸易;反之如果该产品的的价格低于世界平均价格,那么该国就会输出这种产品,谓之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种情况A国往B出口商品,但是往往会先到C国国境,那么这种贸易就是国境贸易。

  2.按照商品的交易形态可分为有形(visible)和无形(invisible)贸易,有形商品包括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具体实物,例如:汽车、手表、服装等等;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转移、劳动力转移等等。

  二、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首先,国际贸易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在操作流程方面要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涉及的业务部门比较广泛,包括运输、银行、保险、海关、商检等部门;

  其次,国际贸易的风险要比国内贸易的大,因为交易双方身处不同的地理位置而且局里相对遥远,双方彼此的资信情况较难掌握,而且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所受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较强,因为国际运输通常使用海运的方式;再次,国际贸易受双边贸易政策的影响,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虽然有统一的、各国认同的贸易政策,但是一些国家为了达到本国经济目的往往还是采取不同贸易政策,阻碍或鼓励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作用

  1.增加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增加一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可以稳定、促进国内经济,保持本币相对稳定。

  2.加强国际间合作,有利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表现,各个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增加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3.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有利于了解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产品功能,促使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

  4.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本国居民生活水平。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可以使国际上先进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为居民提供使用,提供生活便利;同时对外贸易又是各个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特别是经济大国,例如中国就是长期以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四、国际贸易分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自然条件。不同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决定了这个国家先天所占有的资源,例如中东地区盛产石油,南非盛产钻石等等;当一个国家缺乏某种自然资源可以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因素影响。每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以出口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原材料、半成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五、国际分工的类型

  (一)按不同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分为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和混合型分工

  1.垂直型分工就是指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过与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之间从事的贸易活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出口一些办加工的初级产品,然后出口到发达国家进行精细加工,使产品逐步完善更加精良或将零部件组装成制成品,然后彼此互为市场,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借以学习先进技术逐步发展自己。

  2.水平型分工就是指经济发达程度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的贸易活动,或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工或是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例如德国与美国都是工业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以汽车工业为例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类似,但是为了丰富市场选择,通过竞争可以使产品不断更新升级。

  3.混合型国际分工就是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共同参与的形式,例如日本作为一个亚洲发达国家同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属于垂直型贸易分工,而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就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

  (二)按不同产业结构的产品划分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1.产业内贸易就是指相同的工业部门之间的交易,比如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交易,一种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往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一般性的零部件由发展中国家生产,然后通过部门之间的贸易获得利益。

  2.另外一种就是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交换,例如中东国家多以石油换取发达国家的高级工业产品。

  六、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必要前提,一个国家要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然后可以通过跨国投资、吸引外资的方式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发过来深入的国际合作与分工也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力争贸易顺差,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产生了影响。

  在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后产品结构主要是以英国的纺织品、钢铁、棉纱等产品为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分工细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法国、德国、美国迅速成长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目前主要是以高精端电子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苹果公司,开创了移动享受生活的新纪元。

  3.国际贸易分工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便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导倾向,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成为了世界上新的经济霸主,而在亚洲资源匮乏且又是战败国的日本的迅速恢复和崛起也都是依靠对外贸易,经济贸易政策也是也是推进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

  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30多年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巨大的红利,从过去的以资源为出口导向的模式逐步过渡到

  以现代技术和高科技为主的模式,可以说中国今日的GDP水平和每年快速的外贸出口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去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一步,该试验区于XX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猛的提高,其水平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中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其消费能力在国际分工中也不能低估。

篇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贸易与投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摘要】文章阐释了国际经济法学的概念,分析了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从服务业的角度来描述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随着全球化的升级,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日趋完善,但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确立的道路仍然遥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认为,我国要把扩大内需和实施新一波的经济全球化计划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贸易发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服务业;GATS;机遇

  一、国际经济法学说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国际组织、法人以及自然人间的相互经济关系,国家对这种经济关系的管理关系,以及各国在这种管理关系基础上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既包括国内法也包括国际法,既包括私法也包括公法。国际经济法律体系通常包含有: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等。国际经济法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日益加强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发展迅速,全球性的贸易行为愈发频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认识一直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和看法。但是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学派。

  1、狭义说

  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该学派的观点突出表现为: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公法各主体,也就是说包括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由于狭义说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专门调整国际公法各主体间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因而它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

  2、广义说

  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广义说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处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私法之间或者处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各国经济法之间包括有国际贸易惯例的边缘性、综合性的法律部门或法学学科。即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从事国际间经济往来的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边缘综合体学科。由此,广义说学派持有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这样的国际经济法也被称为“国际经济的法”。

  二、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分析

  战后国际贸易制度的演进反映了国际贸易体系的法律化从无到有、从软到硬的过程。法律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制度化。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WTO法、争端解决机制、货物贸易规则、贸易救济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则。本文将从服务业的角度来描述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

  1、服务业的贸易发展

  服务业历来是以各国国内为基点的内向型产业,传统上服务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闭锁性和保守型。因此,调整和规范服务业的法律制度一般都是各国在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内法与双边国际条约来规制轨迹服务贸易的行为显然已无法调节新兴的国际服务贸易关系。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目标在于:建立一整套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各项原则和规则的多变贸易框架体系,以此在透明度以及逐步实现自由化的条件下能够做大服务贸易,使得该体系能够成为促进所有的贸易伙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GATS的基本原则上,有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GATS应可被视为世界上就跨国

  服务贸易达成的最具有效力的协定,在促进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GATS及相关附件的达成,使得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将服务贸易纳入其本身的自由化进程。比如说,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实行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但至少在区域成员之间取消贸易限制,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为多边服务贸易体制的构建与实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将之视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替代性选择。由此,推广到整个国际贸易经济市场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必然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并且世界各国也都将会在这次全球化的过程中奋力一搏,争创经济发展新高度。之所以会形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各国之间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世界经济联系的愈发紧密。相对应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促进国际间经济交流的顺利展开而制定的种种法律法规的总称。因此,加强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现状

  有学者认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依靠国际经济法律的良好实施。而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只体现了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尚未能够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如金融危机、国际贫富差距增大、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等。同时,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缺乏足够的统一性和明确性。各国权利义务的创设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有学者将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变位性权利行为”。其目的在于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和结构本身。第二个层次,为“联系性权利行为”。这种方法,不在于对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是期望在现存的结构和体系内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变是一种量变。

  三、中国的角色定位

  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之处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得到突出表现。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作为调整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关系的部门法,它的作用和

  地位已经在很多的方面完整地展现出来,包括国际间的货币、投资、债券、金融等等。这些问题和纠纷都是需要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来平衡的。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俨然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综合体。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如何走出困境、应对挑战,有效地扩展和增强中国话语权,推动中国更自信地走向世界,支持和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涉外利益,不仅是加强同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软实力、硬实力建设的一个实践课题,也对加快实现中国梦,维护和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老调重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如何有效的抓住全球化这个挑战,就要求我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又不能放松对外贸易,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基于内需所带来的外贸经济。该战略是要求中国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背景、条件下全面获取全球化红利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战略目标就是要把扩大内需和实施新一波的经济全球化计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我国的内需市场与世界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全球顶尖的创技术水平和创新要素,使我国能够在全球化的贸易发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大鹏.国际经济法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制博览,2013.10.[2].陈妙英.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发展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3.1.[3].何力.自由贸易区的国际经济法解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12.14.6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摘要:现今,伴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例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方面,应该走出自己的创新模式,应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形成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实践模式,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现真正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人,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现今,伴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例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如何在电子商务方面,建构新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积极的探索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是现今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实现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学生进行创业,是一种高层次的就业形势,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就业者若想在职场中拥有立足之地,就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高职学生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差,经由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自觉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大的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多种职业的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2、可以带动其余专业的创新、创业

  现今,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在起步阶段,将电子商务专业作为试点,建立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课堂体系。经由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就可以带动其余专业的创新、创业,起到一种积极的借鉴作用。电子商务专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涉及物流;营销;会计等诸多专业,必然会带动多种专业的发展。

  3、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

  创业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实战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工作实践的检验,进而从实际的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及实践

  1、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

  校企合作,就是在依照社会、企业的现实需求,与电子商务创业的特点有机结合,将教学、实践同时进行,不断的摸索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同时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整体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将创业教育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具体分为学习课程阶段;实训实战阶段;创业实战阶段。创业教育三大体系,三者之间互相深入,不断的融合,并最终在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推行创业实践教学

  现今社会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若想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创业人才的培养就需要进行真枪实弹的练习,而事实上较好的培养模式,就是进行创业的实战练习。具体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考评学生的方式,对电子商务创业班采取特殊的考核模式。诸如对于创业类技能课,或者是实践课程考核,都可以用创业实战业绩进行考核的准则。学生在特定的学期考核标准中,可以设定获取学分的营业额度,或是店铺的星级达标标准,通过开设网店,进行实地运营的方式,进行创业实践的培养与教学。

  3、新的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

  现今,对于电子商务创业人才,主要强调人的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依据不同的创业流程,详细分析各个岗位的情况,并依据现实实践的需求状况,进行能力模块的分析,确定课程模块,进行具体课程的设置,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与能力。课程体系主分两个类别,其一为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具体操作中,可以由校内的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由企业的老师进行实践的指导教学。其二,主要是进行实操性课程,进行实践的教学。具体教学中,可以由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共同合作完成。企业教师可以在企业中,为学生提供实战检验的平台,在互联网的实验课堂中,学习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5]。

  三、结论

  高职院校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高职

  学生应重点在操作技能、实践经验上多下功夫。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方面,更是应该走出自己的创新模式,应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形成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实践模式,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现真正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齐苗,石小利,卜建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视野,2012,29:179-183.[2]吴婷.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3):198-199.[3]唐小鹏.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研究[J].商贸人才,2014,7:213-214.[4]付萍,谢爱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人才,2014,6:95-96.[5]张燕,白丽.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分层次课程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摘要:当前,国际贸易形式出现了新特点,跨境电商业务迅猛发展。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应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需拓展,既要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锻炼,又要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国际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不断增强,国际分工、协作与国际贸易的结构与方式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为主体的国际贸易迅续被新型的跨境电子商务所取代。以需求端为主体的多品种、小批量以“量身定做”、“私人订制”为主要特征的通过新型国际电商、国际供应链来完成交易的国际贸易正在蓬勃发展。鉴于此,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内容也就有了拓展空间。

  一、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形式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结构的高级化

  当前,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正在迅猛增强,其国际贸易的结构也

  在不断调整。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中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的同时,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而以传统产业为核心的贸易比重却在下降。

  2.国际贸易形式的电商化跨境

  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国际贸易形式正在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整体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自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以来,预计2016年均增速接近30%。与之相适应,新形势下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和扩大。

  二、传统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学内容上,主要以进出口贸易的磋商、谈判与外贸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进出口业务中各环节函电磋商中常用的词汇表达与句型特点,因此,重视国际商务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实训就显得格外重要。

  1.教材内容不符合时代特点

  目前流通的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教材来说,外贸函电的格式和句型、内容相对滞后,教学上大多要求对专有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而对外贸业务具体岗位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则明显不足,对新型跨境电商业务知识和企业岗位需求涉及更少。

  2.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

  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相比较其他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仍欠火候,具体体现在国际贸易专业词汇上学习障碍多,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未能实现教学目标。

  3.未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双语教学实训机制

  尽管对国际贸易课程实训教学的安排和要求有了较普遍的认识,但却未能形成科学、合理和系统完善的教学实训机制。主要表现在,课程构建特色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应用性实训设置不充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学中也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商务技能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要么重视语言的学习,忽略了商务技能的具体运作,要么重视商务知识的掌握,忽略了特定国际商务环境中的语言交际与沟通。同时,也缺乏即学即用的机会和实训平台。

  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内容的拓展方向和内容选择

  当前,欧洲普遍采用的一种CLIL(Content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教学法,该理论倡导内容与语言的融汇式学习。CLIL强调语言技能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将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语言的形式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将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交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潜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提升语言能力,为培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将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既要强调英语的学习和功用,又要重视新型跨境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和实践性。因此,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内容可从四个方向进行拓展:一是以学习外贸磋商程序为主线,增加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流程专业知识,重点介绍进出口贸易各环节函电磋商中常用的专业词汇、表达与句型。同时,也让学生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常用的术语表达和规范要求,从而打下新形势下外贸业务语言技能基础。二是引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软件。

  将现有的外贸业务实训软件进行系统升级,同时,引入国际版的“淘宝”———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作为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训平台。使学生充分熟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将国际商务专业英语知识运用于国际商务实践平台,使“教学做”融为一体,从而在实践中掌握询盘、发盘、还盘,国际货运、跨境物流配送、信用证填写和审核等岗位技能知识。三是借互联网+的东风,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与跨境电商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寻求校企合作。四是强调跨文化交流与文化渗透,将国际交际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内容拓展可从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1.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知识

  就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知识,主要内容有:一是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知识。二是国际商务交流相关知识。包括跨境电商的语言规范和格式要求,网络营销基本知识,价格磋商及运费的商讨与计算,信函的接收、订单的确认,合同的编制,交易的达成,物流方式的选择。国际支付宝的交易流程和注意事项,主要国家的海关政策,外贸纠纷处理原则和流程,跨境贸易差评的处理等等。三是国际物流知识。主要包括国际快递、平邮、空运和海运四种。四是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市场准入、法律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税费承担、安全和隐私权保护、政府监管等系列法律问题。

  2.跨文化交流知识

  就跨文化交流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英汉交际风格对比,英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比,英汉文化中动物的“文化附加义”异同,英汉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英汉社交礼仪的对比,英汉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文化内涵对比;同时,还可借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介绍英美文化,以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总之,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既要体现课程特色,也要体现新时期外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知识融入到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内容中来,更能体现时代特色和教学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1]范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3]王茹.试论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3)有关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篇九: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四份)

  近几年来国内房价连续上涨,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房价暴涨现象严重。很多人认为中国房价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直接影响到了构架经济的正常运行。随着居民收入的高速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真实的需求。我认为目前房价的上涨趋势,总体二轮并非是房价泡沫,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房价异常上扬除了表明民众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认真探索放假的形成机制。为什么会出现房价暴涨?如果任由房价继续飞涨,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有效控制房价泡沫的产生?

  结合自己对经济知识的学习,写此文以提出对目前我国房价的看法以及有效控制房价泡沫产生的方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房价、经济泡沫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3二、房价实质分析……………………………………………………………………………4(一)如何正确的评估房价……………………………………………………………………3(二)房地产泡沫可能带来的危害……………………………………………………………3三、房价泡沫风险及其规避……………………………………………………………………6(一)限制高利润住房的开发…………………………………………………………………(二)加强房地产信息透明化,促使价格合理化……………………………………………(三)通过房地产转移支付政策,帮助特殊群体……………………………………………(四)制定有效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控制房价泡沫的产生…………………………………(五)通过房地产税收政策控制房价泡沫的产生……………………………………………1四、结论…………………………………………………………………………………………1论房价泡沫问题

  亚洲金融风暴已经过去十年之久了。前车后辄,后者之师。为什么当初亚洲邻国的金融体系如此脆弱?泡沫经济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经济在短期内制造出虚假繁荣景象,却从根本上动摇了金融体制的稳定性,一旦遭遇外来冲击,极易崩溃。毫无疑问,中国并不具备对金融危机的先天免疫力。我们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认真分析房价泡沫可能引发的问题,防范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开放的不断深入,百姓的居住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1978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祖孙三代挤在一间斗室之听情况比比皆是。自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基本解决了吃穿问题之后,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行和住上。汽车市场,从无到有,迅速热了起来;房地产市场,后来居上,很快也成了国民经济中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人逐年上升。人们的居住条件获得了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均每年增长4.8%。2004年中国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24.97平方米。在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26平方米。①

  随着百姓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2002年以来,许多大城市的房价突然暴涨。2004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19.08%。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房价涨幅更大。上海市的平均房价在2004年上涨了23.75%。在个别地段房价上涨超过了50%。2005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15.2%。各地房价在2005年的上涨幅度并不一样,东部地区是16.9%,中部地区10.2%,西部地区7.6%。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面积同比上涨6.3%。北京市的房价在2023年第一季度猛涨了17%。迅速上涨的房价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②

  由于房价变动趋势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理所当然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有关房价涨跌的议论充斥各种新闻媒体,有的人说房价还要大涨,有的人说房地产市场很快就要崩溃,房价非大跌不可。各种各样的预测让人们无所适从。显然,全国房价在2004年突然飞涨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房价异常上扬除了表明民众对改善住

  房条件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房价上涨呼唤着认真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为何房价暴涨?如果听任房价继续飞涨,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危害?

  二、房价实质分析

  (一)如何正确的评估房价

  判断房价是否出现泡沫,不能单纯得看房价的高低,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评估,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1、决定房价的主要因素

  由于房地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惟一性,房价在拥有和其他商品价格相同的性质之外还有许多特性,有许多要素会显著地影响房价。

  地理位置。房地产具有位置上的不可移动性和土地的稀缺性,即使永恒的质量差不多,如果坐落在不同的地区,房价可能相差十分悬殊。接近城市中心或者工业、商业中心的房地产价格比较高。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风景区周围的房价比较高。

  周边环境。房地产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房价。

  人口因素。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加率较高,或者大量外部移民涌入,都会推动对

  房地产的需求。

  物价水平。在一般情况下,房价随着物价上升,名义房价只升不降。

  居民收入水平。如果在一段时期内居民收入水平上升速度明显地超过了房价上升速度

  那么,在随后的时期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购买住宅,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势必推高房价。

  货币政策。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银行利率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

  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是减缓房价上升速度。当按揭贷款利率降低时,购买住宅的成本降低了,对房地产的需求上升,从而推动房价上扬。

  税收政策。当政府增加房地产交易税费的时候,将提高房地产交易费用,降低房地产市

  场的热度,从而减缓房价上升速度。

  2、推动房价上涨的动力

  城镇人口增加,引致对住宅需求的增长。

  居民收入增加。

  可用土地资源减少。

  建筑业投机也促使地租提高。

  3、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

  产业转移。由于产业转移造成局部地区居民大批外移,出现房地产过剩。

  环境污染、瘟疫流行、地震海啸等灾害,严重损害居民的生活品质,有钱人纷纷逃离

  导致当地房价下降。

  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失业率升高,会使房价在短期内下降。

  利率或税率上升。如果基本经济要素恶化,例如长期真实利率出乎意料上升,或者税率

  发生重大变化,都可以导致房价下跌。

  土地政策放松。如果放宽土地控制,增加房地产用地供给,有可能在短期内压低房价上

  扬趋势。

  4、判断房价是否正常的标准

  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来自于经济体内部基本要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投机性炒作。前者是真实需求,后者是投机需求。在很多情况下,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二者并存。

  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的房地产需求非常旺盛。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房地产真实需求也非常强劲。譬如,在2004年,美国人当中68%拥有自己的房屋,租房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打算在近期内购买住宅。居高不下的房地产真实需求是推动房价上扬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投机活动,更何况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房地产投机

  活动比以前更为活跃。房地产投机需求变幻莫测,对房价的推动作用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如果是真实需求导致房价上升,属于正常的商业周期。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甚至无须调整,房地产市场就可以回归常态。如果是由于投机过度导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需要尽快采取对策防止过度投机,防止因泡沫崩溃而导致灾难。无论如何,只有弄清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判定房地产市场是否泡沫化的核心在于研究是否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或者说,是否因为房地产投机炒作使得房价严重背离了价值。我们还仅需要严格区分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还要建立一个可供比较的客观的参照体系。当人们说房价还合理的时候,一定要找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状态。如果争论双方没有就房价的正常状态达成共识,就很难将讨论深入下去。

  在讨论房价变化规律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都市经济学理论表明,房价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和住宅所在的地点有关。由于房地产在位置上的惟一性,人们很难比较不同地点的房价。房地产是没有流动性的,绝对不可能通过流动来拉平房价。不能单凭房价绝对值高低来判断是否存在着地产泡沫。实际上由于横向比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往往会带来误解。简单地横向比较不同城市的房价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出现泡沫迹象,最重要的不是房价上升了多少,而是看房价波动是否超出了历史常规。众所周知,泡沫经济和投机活动相关,投机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短期。来得快,去得也快。世界上没有任何投机活动可以延续很长时间。没有理由把长期稳定的趋势称为

  投机活动。在历史上有一些典型的泡沫经济安全,例如,日本在1990年前后的泡沫经济,中国台湾在1992年前后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泰国在1990年前的泡沫经济等。这些泡沫经济从形成到破灭,短则3年,长还到5年。借用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个城市的长期平均房价必定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无论房价高低,既然人们几十年居住在一些城市中,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因此,有理由认为长期的平均房价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泡沫经济迹象必然表现为在短时期内房价和其他指数突然背离长期趋势。因此,可以拿房价和其他指标的长期平均值作为比较基准。围绕着正常状态的房价波动属于商业周期,只有房价和其他指标严重背离长期平均值,才可能称为泡沫经济。

  (二)房地产泡沫可能带来的危害

  1、破坏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房地产泡沫经济泛起之际,房地产业表面上兴旺繁荣。房地产指数节节上扬,银行账面上的资产也越来越多,政府的财税收入也日渐上升。政府官员们得意忘形,谈起政绩来似乎形势空前大好。许多人在房地产市场上轻而易举地发了大财,经过新闻媒体渲染夸张,一派纸醉金迷,仿佛天上都会掉下金子来。在报纸、电视上经常有人在传授快速发财的“捷径“,即使有些经济学家警告人们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病态,但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听见这种和经济景气还协调的声音,至少他们希望在经济还景气来临之前自己也能捞上一把。

  当泡沫经济崩溃的时候,市场一片萧条,到处是破产、倒闭的坏消息。随着股票和房地产指数下跌,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一个跟斗从九霄云端跌进了十八层地狱。悲观失望的情绪蔓延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泡沫经济破坏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大起大落不利于长期投资项目,使得各项经济发

  展政策无法得以落实,不利于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凡是泡沫经济严重的国家,尽管在其中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最终都会遭遇到严重的经济危机。

  2、降低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

  根据物质不变定律,静态来看,房地产泡沫经济具有财富再分配的作用。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破了产。泡沫经济把破产者的财富以及银行的一部分财富转移给了发财的人。实际上,泡沫经济的危害远远还止这些。在发展中国家,资金是稀缺资源。但是,由于泡沫经济的泛滥,房地产占用了大量资金,实际上是无效占用或低效使用稀缺资源,从总体上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从动态来看,泡沫经济降低了社会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严重扭曲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泡沫经济兴起阶段,投资于房地产可以得到很高的回报率,甚至可以比正常的产业投资高出几倍。高回报率必然会把社会上的大量资金吸引到房地产市场当中。由于基本生产投资的回报率远远不及房地产投资,所以,在房地产经济表面繁荣期间,不仅很少有新的生产投资项目,就是原来已经计划好的生产资金也会被合法或非法地抽出去。房地产投机活动的盛行必然会产生很强烈的排挤作用,使得生产和基础建设因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淘金缺乏导致实质经济领域生产效率下降,基础设施老化、落后。在泡沫经济期间,虚假繁荣掩盖了这些信息,没有多少人关心实质生产部门和基础建设的相对衰退。从长期来看,实质生产部门的萎缩和基础建设设施的落后将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国家的经济增长。等到泡沫经济崩溃时人们才发现,泡沫经济所导致的资源分配扭曲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从亚洲和世界上遭遇到金融风暴袭击的国家的案例来看,泡沫经济不仅具有表态的资源再分配效果,而且在动态上削弱了整个国家的竞争能力,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

  3、助长地下经济和非法活动

  泡沫经济泛滥会助长地下经济和非法活动蔓延。在20世纪80年代末,北海、深圳等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惊人,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不敢置信。地还是原来那块地,什么变化都没有,只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几次,价格就直线上升。不论要价多高,马上就有人买。原来,一亩地的价格不过几千元,陡然之间就被炒到100万元以上。有些人听到这个信息马上就打了如意算盘:如果当初投入10万元,转眼就升值为100万元,投入100万元,岂不是升值为1000万元?贪婪使得许多人鬼迷心窍,于是,四面八方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狂热。为了筹集炒股票和房地产的资本,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集资风。许下天花乱坠的诺言。既然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上转瞬之间就可以获得数倍暴利,他们有恃无恐地向参加筹资者许愿,承诺支付20%、30%或更高的利率。因为在集资中可以得到比存入银行高几倍的回报,所以许多人纷纷从银行中提出自己的积蓄,交给了形形色色的集资公司,在地下经济猖獗之中,有一些人是在做黄粱美梦的财迷,他们自己上当不算,还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拉下了泥淖。

  4、加大贫富差距和国民收入不平等

  泡沫经济势必在很短的时期内造就一批暴发户,同时也导致一些人倾家荡产,从而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从台湾的数据来看,在1951~1980年间,台湾的国民收入分配趋于均等化,贫富差距始终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1981年开始,台湾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但是,贫富向两个极端分化的速度并不快。自1987年起,台湾的房地产价格飙涨,幅度最大的是那些靠近都市的池塘和山坡地。如果一块农田用地获准改为工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其价格成倍增加。因此,拥有这些土地的地主无不在瞬间成巨富。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经济疯狂中,有些人在房地产和

  股市上发了横财,一夜之间成富豪。许多老百姓追风而上,把自己多年积蓄或者退休养老的本钱都投入房地产和股市交易,最后输了个一干二净。这些人势必要成为社会保障系统的包袱。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会增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大维持社会稳定的成本,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5、破坏金融秩序,导致银行危机

  在泡沫经济猖獗时期,投机活动盛行,银行作为金融枢纽,必然处在漩涡的中心。股票和房地产投机使得人们对资金的需求量陡然增加,产生利率上扬的压力。即使提高利率,需求量依然有增无减。银行必然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得更高的利润。高利率加上高交易量使得银行进入一个基金时期,利润倍增。为了谋取高利润,银行必然会扩大信贷,放松对贷款的限制。通常人们希望能够通过银行借贷实现对企业运行的监督,通过国家法规和银行间的相互竞争来实现对银行本身的监督。可是,泡沫经济打乱了这些监督程序。是否给企业发放贷款,通常需要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要看看项目投资预期的利润率,还要看看企业提供的抵押品的价值。可是,在泡沫经济中银行推动了这些监督的标准。在银行总贷款金额有限的前提下,贷款一定会优先发给那些增值最快的项目。由于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猛涨,投资于股市和房地产的项目看起来都有利可图,而作为抵押品的股票和房地产价值不仅超过了贷款额,还在迅速增值。于是,银行发放贷款的标准被彻底扭曲了。由于失去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标准,在银行之间也必然出现了争相给股票和房地产投机放贷的现象。一旦泡沫经济崩溃,几乎所有的人和企业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如果谨慎小心的话,可能避免受到直接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银行系统都是泡沫经济的直接受害者,而且是重灾区。不管是谁为泡沫经济殉葬,在银行的账目上必然出现大量呆帐,从而出现全面的金融危机。

  三、房价泡沫风险及其规避

  (一)限制高利润住房的开发

  由于大户型、高档次的住宅利润较高,因此,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房地产商必然倾向于修建高档住宅和别墅。政府可以在土地批租的时候就规定好每套住宅的面积,还可以规定单位面积的建筑成本上限,然后交给众多的房地产企业竞拉。违反规定的房地产企业一经查处,不仅要重罚,而且永远取消其土地竞拍的资格。住宅面积大小很容易查清,用不着专家,看一眼就差不多有数了。只要事先提出这些规定,大部分房地产商是不会以身试法的。有人担心房地产商会不会搞些可以连接起来的小房型住宅,将来让住户自己去拆墙连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规和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博弈中健全发展起来的。出现新的问题再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设定新的制度。总之,在设计政策的时候,一方面要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房价暴涨失控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因此,政府政策的目标应当针对市场失灵,设法修补或恢复市场竞争秩序而还是扼杀市场机制。

  (二)加强房地产信息透明化,促使价格合理化

  房地产商扭曲房价的基础是信息不对称。购房者高度分散,在市场上处于竞争弱势。保护真实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房价成本的透明度,严惩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欺诈的房地产商。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有多少?房价当中有多少属于成本,有多少属于政府税费收入,有多少属于房地产企业的正常利润,还有多少是见还得人的部分?福州、浙江等地的物价部门已经开始努力弄清楚这些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预料,房价信息的澄清有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竞争秩序,恢复房地产企业的信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建立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反对依法腐败和偷税漏税。

  为了保护广大购房者的利益,降低他们取得真实信息的成本,对于房地产企业必须实行强制信息披露政策,并且建立专门机构监管房价成本。应当由政府出面支持独立的高水平的房地产研究机构,尽可能为购房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房价信息。

  (三)通过房地产转移支付政策,帮助特殊群体

  必须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来保护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让贫困户有房可住。需要由政府拨款兴建廉租房、社会福利房,直接提供给贫困户。在世界各国都有一些穷人买不起房子。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应当从财政税收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解决贫困居民的住房问题。由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动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显然,政府转移支付并不属于市场行为,务必要和市场行为分开。如果将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市场交易混杂在一起,很可能产生贪污腐败。除了廉租房和社会福利房之外,还有必要运用政府转移支付来帮助在那些兴建公共工程和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的拆迁户,因为他们的搬迁是被动的,他们为社会福利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理应得到合理的安置。对于负有社会公益责任而收入普遍较低的一些特殊行业,例如小学教师、护士、警察、消防人员等,应当给予特殊照顾。

  (四)制定有效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控制房价泡沫的产生

  房地产政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防止房地产泡沫冲击银行体系。假如房价大起大落,在房价暴涨的时候,人们买涨不买落,将房价越抬越高。拿这些房地产作为担保,银行发放的按揭贷款越来越多。一旦房地产泡沫崩溃,房价一落千丈,银行按揭贷款的担保品价值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必定会转化为银行的风险。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经济对银行体系的冲击,可以采取一系列信贷政策的组合。

  首先,控制按揭贷款的首付款。居民购买的第一套住宅的首期支付比例设定为20%。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购买第二套住宅首期支付的比例可以提高到30%。2005年12月27日央行决定将高档住宅、别墅和非第一套住宅的首付款比例提高到40%。

  其次,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的时候,可以考虑对购买第二套住房实行不同的按揭贷款利率。例如,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贷款利率是5.51%,而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利率就上升到6.12%,同时将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门槛提高到30%。实践证明,房贷利率调整对于房地产投机活动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而首期支付比例的调整对于投机活动的抑制作用要强得多。

  第三,在投机活动猖獗之际停止新房预售,禁止期房交易或转让。

  第四,在投机风气盛行之际停止转按揭服务,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凡有抵押的房屋转让或出售,卖出方(上家)应当先还清贷款,并办理房地产抵押权注销登记后,才能与买进方(下家)共同申请转移登记,办理产权证明。未办妥房地产抵押权注销登记的,各房地产交易中心不再受理转移登记以及买进方新设定的贷款的抵押权登记。实践证明,上述信贷政策对于房地产投机需求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正常购买住房的民众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房地产信贷政策与利率调整不同。房贷政策的调整并不影响到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也就是说,在房地产投机风气较盛的时候采用较严的房贷政策,而在风平浪静之后可以适当放松。

  (五)通过房地产税收政策控制房价泡沫的产生

  四、结论

  根据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状况分析,至今还没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局部地区房价出现了下跌,但从全国整体水平而言不

  可能出现急剧下跌。房价飞涨,其中必有原因,未必一定是由于房地产投机造成的泡沫经济。北欧的挪威在7年前房价涨了3倍,也没有人说是泡沫经济,依然看好房地产市场。说中国房地产市场马上就要崩溃,毫无根据。

  但是且不可以掉以轻心。如果政策失误,要在中国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是很容易的事情。当年,日本、泰国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有国惨痛的教训。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不要捕风捉影,夸大其词,不可轻易断言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泡沫经济。而另一方面,目前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听任房地产投机活动肆意猖獗。房价涨跌不是核心,关键是要防止房地产泡沫经济崩溃时微机银行系统,切断房地产泡沫通往银行的渠道是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高房价并不等于泡沫经济。从各种数据来分析,说中国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经济未免夸大其词、言之过甚。

  第二,由于利率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房地产的真实需求非常旺盛。尽管局部地区的房价目前出现波动,但是从全局来看,房价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第三,即使房价不会大跌,房价暴涨也绝对不是件好事。在房价暴涨的背后隐藏着贪污腐败和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我们应该从各种角度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要防止因房价暴涨而可能导致的泡沫经济,以免危及金融体系安全。

  第四,平抑房价的关键在于房地产市场秩序,防范房地产泡沫经济,应但鼓励、保护真实需求而打击限制投机需求。加大投机需求的交易成本是房地产政策的着力点。

  内容摘要

  WTO中对于基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等议题留下极大空间,这些议题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往往又成为各国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因此,WTO的TBT规则和SPS规则对于成员方政府的行为做出了必要的规范和限制。近十几年,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出现了约8000多种由新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于技术发展水平比较的落后的中国而言,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责难”成为政府和企业应对的难题。

  本文拟以中国传统产业-农业出口为例,阐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正当性基础。因此,积极应对是一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对策分析

  目录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1(一)美国的立法2(二)日本的立法3(三)欧盟的立法3(四)德国的立法3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4(一)理论分析4(二)案例分析5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6(一)政府6(二)企业6(三)非政府机构6

推荐访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范文 贸易 经济

最新推荐